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某些偏方根本就是“民间误区” 疗效未确定

来源:[ 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   2016-04-05 11:15:10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本报记者高源通讯员韩毅 周创 马宏敏

家住点军的张爷爷(化名)每次腹痛发作都喝风油精止痛,3个月下来竟喝成胃出血,好在医生及时为他手术,才没酿成大祸。就在张爷爷喝风油精出问题前几天,点军一小伙子为治咽喉痛,喝下一瓶半风油精导致药物中毒,经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据了解,他们之前都是按照所谓的偏方治疗的。为何生病时不信医院信偏方?昨日,记者走访了城区多家医院就此展开了调查。

腹痛按偏方喝风油精导致肠道出血

据了解,3个月前,家住点军的张爷爷开始出现上腹疼痛的症状,可他并不当回事儿,实在疼得厉害了,就按照偏方喝了几口风油精,屡试不爽。偏方服用不久,张爷爷常感到心慌乏力、头晕目眩,有时还有“抽风”的症状。家人催促张爷爷尽早看病,可他就是不去医院,还专门找一些偏方来试。3月中旬,张爷爷腹痛再次发作,疼痛难忍,家人随即将其送往市中心医院江南院区就诊。

经检查确诊,张爷爷腹痛的原因是十二指肠溃疡且并发出血,医生为其进行了手术。经过一周治疗,上周末,张爷爷已经康复出院了。

江南院区外科副主任赵平说,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疼痛是饥饿痛,只要进食就能缓解疼痛,因此张爷爷喝下风油精之后,就会有好转的迹象。

而张爷爷出事前几天,点军25岁小伙小王为治咽喉痛,喝下一瓶半风油精导致药物中毒,经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本报3月22日曾报道)。对此,市中心医院肾病科主任杨林表示,风油精确实可以口服,但因其口感不佳,且治疗咽喉肿痛疾病的药品很多,完全可以替代风油精,因此临床上医生也不建议口服风油精。

治咳嗽生服鱼胆上吐下泻中毒

据中心医院肾病科主任杨林介绍,去年3月,该科收治一例为治咳嗽生服鱼胆而导致中毒的女患者。患者李女士(化名)因受凉导致咳嗽,一咳就是两个月,药吃了不少,可症状始终没有缓解。后来李女士听隔壁的邻居说生吃鱼胆能清火排毒、治咳嗽,于是就买回了一条6斤重的草鱼,取出鱼胆将胆汁掺了点水喝了下去。

当天下午,李女士开始出现上吐下泻、浑身没劲的情况。经检查确诊为鱼胆中毒,急性肾损伤。后转至市中心医院肾病科行血液透析治疗。

无独有偶,就在李女士中毒之前不久,家住城区杨岔路、74岁的陈婆婆为治疗眼疾,买了两条13斤和9斤重的草鱼,取下鱼胆生服。不久后出现上吐下泻、胸闷、心慌的情况。后送至市中心医院肾病科治疗。经检查,确诊为鱼胆中毒导致肝肾损伤,医生根据病情为她安排了血液透析治疗。

杨主任说,类似的中毒事件屡屡发生,民间有以生吞鱼胆来治疗眼疾、高血压及咳嗽等病的做法,但鱼胆中含胆汁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变性坏死,每年宜昌因为吃鱼胆而导致死亡的大有人在。

鱼刺卡喉强吞菜土方法致食道刺穿

据葛洲坝中心医院介绍,去年6月底,患者周先生(化名)在用鱼汤拌饭时,突然被鱼刺卡喉,周先生随即想到了吞青菜将鱼刺强行吞下的偏方。于是他忍痛吞了几大口青菜,而此时刺痛感却更重了。家人随即将周先生送到了葛洲坝中心医院。

该院耳鼻咽喉科的姜文锋医生进行了喉镜检查,却未发现异物,。后经CT检查发现,鱼刺就在食道里并已刺穿食道。经过1个小时手术,一块扁平状的鱼刺被成功取出。

姜医生提醒,鱼刺卡喉,很多市民习惯用强行吞饭、吞菜,或者喝醋的方式解决,实际上这些“土方法”反倒容易造成更大伤害。正确的处理应该是马上停止进食,并减少吞咽动作及时就医。

民调显示:五成人上网找偏方

对于如何看待偏方的问题,昨日上午,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20位市民,调查结果显示,有9人生病后会根据经验或是上网找“偏方”看看如何治疗;另外有6人选择去药店,在工作人员的推荐下买点药吃,还有3人表示会“先忍着,等受不了再说”。在调查中,选择通过正规途径就医,或去看门诊或社区医院的仅有两位市民。

在9位根据经验或是上网找“偏方”市民中,其中有近半数吃过“自诊自治”的苦头:在非专业医师推荐下买药,结果病情不但没解决,反而越拖越严重。受访市民王女士就是其中之一。据其介绍,她有个4岁的女儿,今年3月初,女儿出现咳嗽的症状,于是王女士给女儿喝了冰糖煮梨,但症状没有明显的缓解。于是,王女士在网上找了麻油生姜炒鸡蛋这个偏方。“谁知第二天宝宝咳嗽得越发厉害。”王女士说,她带着宝宝去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咽颊都发炎了,就不该吃热性的东西。

在调查中,20位受访市民有13人认为通常病情不太严重,自己吃点药就可以了;有11人将惧怕就医的矛头对准繁琐的医疗手续,“排队、挂号、再排队,看一次病可能就得半天时间,耗不起。”市民张先生表示。调查中,还有9人认为医疗成本高、看病贵,是自己不愿就医的主要顾虑。

疗效未确定民间偏方或酿大祸

市中医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高元喜表示,“民间偏方”,顾名思义是指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上市出售,或不是正统的药方,其来源不为人知,也不见历代的药学典籍记载,只是在民间流传。使用偏方也需要科学引导,最好先咨询一下医生。偏方的疗效没有经过确定,它有可能会治愈某些疾病,但同时也可能带来巨大危害。“目前网络上有些所谓的‘民间偏方’,根本就是‘民间误区’,甚至是出于商业目的的无中生有,但又很具有迷惑性。”高元喜说。

高元喜提醒,现在广为流传的民间偏方部分是有效的,但更多的还需要谨慎使用:“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一个偏方在这个人的身上见了效果,可能对另一个人来说就会产生坏的影响,没有得到充分的临床验证无法确定具体医药效用。”同时,还有些市民在踏青时喜欢自摘草药,由于一般市民并没有足够的中药知识,缺乏辨识能力,很容易错误地采摘一些中草药,如果不懂得鉴别,很可能导致没有药效甚至中毒,威胁生命安全。高元喜提醒市民,身体患上疾病要及时上正规医院检查诊疗,不要盲目相信偏方。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