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莹 通讯员 李芷桦
网事调查
又是一年清明季。踏青扫墓,缅怀先人,既是民族习俗,也是人之常情。“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然而,一些祭祀活动中的不文明不环保之风,却给清明节平添了许多不良之气。大操大办,奢靡浪费;焚烧纸制祭品,不仅污染环境,还有火灾隐患;大量使用不可降解祭品,为土地留下大量“无法消化“的垃圾……
“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英灵。”市政府近日发文通告,宜昌城区范围内禁止使用不易降解祭祀用品,大力倡导以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家庭追思会、网络祭扫等文明低碳方式缅怀故人。
面对新令,拍手称赞者有之,心怀不解者有之。许多网友热议,文明祭扫,低碳祭祀,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说法:传统VS新风,有人支持有人观望
“窑湾公墓区每年清理近百吨不易降解祭祀品”、“鲜花涨价,市民呼唤更多祭祀替代品”……这几天,关于清明祭扫方式的话题再次刷遍朋友圈和微博。当传统与文明发生碰撞,是默守老祖宗留下的规矩,还是勇于学习发扬新风气,成了众市民网友关注热议的话题。
采访中,针对已经推行的禁令,受访对象各执一词。市民王霞认为,鲜花保存时间短,容易枯萎,不像绢花、纸花保存时间长。鲜花等易降解祭祀品确实时尚环保,不过也要看经济实力。
从黄冈来宜扫墓的熊金喜先生则表示,对祭祀礼仪自己并不太懂,主要听从家中老人安排。祭祀中献“大青小青”、放鞭炮、烧香、磕头等习俗不能少,会尊重沿袭传统。
网友@曹春红说,低碳环保美化环境,对先人的敬意又没有减,而采取踏青和家庭追思会等方式,还可以增进家庭亲友之间的感情。
网友@昔日浮生指出,虽然年轻一辈更容易接受低碳环保的祭祀方法,父母也并不反对,但点个蜡烛烧个纸也是无法制止的,况且鲜花价格高,家里长辈不倾向,毕竟扫墓还是家里长辈说了算。
网友@风吹啊吹走寂寞表示,新型祭祀虽环保文明,但有些祭扫方式如网络祭扫等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缺少一点人情味,缺少一份“扫”墓的温情,需要进一步改善丰富。
调查:新风渐成气候,旧习仍难革除
4月2日,窑湾公墓。市民周先生带着家人,在外祖父、祖母的墓碑前敬献鲜花和水果,表达哀思。
“从去年开始就用鲜花了。”周先生告诉记者,作为年轻人,觉得鲜花祭祖的方式时尚又环保。“只是一开始家中老人认为费钱,不是特别赞成。没想到今年就禁用不可降解用品了。”对此,他表示支持:“绿色祭扫,这是好事。”
而记者也从窑湾公墓管理处了解到,为了让更多市民响应文明祭祀,该公墓特别开展了用传统祭祀品免费换鲜花,低价租赁绿植等活动,深受市民欢迎。
“绝大多数市民都会自觉带鲜花等环保祭祀用品来祭扫。”公墓主任王彬告诉记者,今年公墓收到的不易降解类祭祀品要少于往年。“除了禁令约束,市民的观念也在慢慢转变。”
同一天,西陵区铁路坝社区组织辖区干部群众来到东山烈士陵园,开展“文明祭扫、绿色清明”主题教育活动。在缅怀先烈的同时,大家纷纷在宣传横幅上签名,共同倡导用绿色低碳、文明节俭的方式过一个“文明绿色清明”。
除了鲜花、绿植等环保祭祀方式,网络祭祀等新型祭扫方式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3月31日,我市2016年“继承先志,缅怀忠魂”网上祭祀活动在市十九中举行。学生们通过网上签名寄语、绘制节日小报、召开主题班会、祭扫陵墓、诗歌朗诵等纪念形式祭奠英烈。
网友@不会游泳的鱼Ella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在网上参与祭祀英烈的活动。在他的指引下,记者从“2016网上祭先烈”网站了解到,目前全国参与活动人数达14945424人,宜昌以139435的参与人数位居湖北地区各城市首位。
“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会游泳的鱼Ella如是说。
尽管文明祭扫的清风正劲,另一方面,传统祭祀中的一些“痼疾”也依然根深难移。在农村和偏远山区等禁令“鞭长莫及”的地方,放鞭炮烟花、用不易降解祭祀品的依然大有人在。
4月5日,市民王巧玲在接受采访时说,坚持传统祭扫方式主要是出于对长辈的尊重。“他们几十年都这么过来的,突然换一种方式,估计老人一时半会难以接受。”
声音:革故鼎新是文明祭扫的必经之路
文明祭祀已经走进并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但传统祭祀方式也有其存在空间,除旧推新之路任重道远。当文明祭扫,绿色祭祀成为一种流行,才能让清明节真正回归本义,在“清清明明”中追思先人。
@农民的坚守:环保大事,每个人都要关注。
@东明村支书:清明节前,支书和夫人去夷陵区长陵园给爷爷奶奶们上坟,那里现在已经只有轻烟没有鞭炮声。今日清明,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亲都能安息!
@微爱宜昌:文明祭奠活动的开展,既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之情,又营造了简洁、环保、低碳、文明的祭祀新风。
@欢笑幸福星:绿色缅怀,禁止烟火。
@夷陵王:文明祭祀,时代潮流。老风俗,老习惯,过渡为新风俗,新习惯,不可一蹴而就,应循序渐进。
@宜昌救助站:远离不易降解祭祀用品就是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理念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行动,是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共创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用文明低碳方式缅怀故人,是把绿色文明当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不仅能让我们用文明环保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怀念,而且能让我们更加注重精神传承。
@我是紫竹妞: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说,不易降解的物品,还容易污染水土环境,特别是遇到干燥的天气,很容易引发火灾。一束鲜花缅怀逝去的故人,是很好的低碳环保方式,只是大家都需要时间去慢慢适应。文明祭扫,有你有我有他的责任。
@顽童老罗:网络祭扫故人,低碳环保,应该提倡,我支持这样的祭扫方式。
@大爱宜昌:清明禁止使用不易降解祭祀用品,宜昌是全国文明城市,理应走在前列,身为全国优秀志愿者,应率先并积极倡导以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家庭追思会、网络祭扫等文明低碳方式缅怀故人。
@赵子云龙913:缅怀故人用低碳环保方式非常好,值得提倡,要成风化人,移风易俗。网络祭扫同样可以表达心情,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