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城乡加紧实现绿色全覆盖
春天的宜昌,绿意盎然,花香四溢,踏遍城乡,满眼皆景,新一轮的“绿满荆楚”、绿化美化热潮正迅速掀起。
今年的“绿满荆楚”、绿化美化行动中,宜昌将按照“有机更新、打造品牌、创造风貌、提质惠民”的要求,以“增绿量、提功能、强管理、上品位”为主线,大力推进增绿、提质、增效“一提双增”,力争2016年在全省率先实现绿色全覆盖。全市造林绿化15万亩以上,义务植树900万株以上,城区植树18万株以上(其中大苗2.5万株以上),完成通道绿化1500公里,努力为建设三峡生态屏障和“美丽宜昌”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
绿色覆盖 提质增效
春到宜昌植绿忙。
3月9日,当阳千余干部群众,在当枝一级公路玉阳段两侧开展义务植树示范活动,为刚刚竣工通车的当枝一级公路添绿增彩;
3月11日, 夷陵区100多名党员干部一同到城区锦江大道北面山体植树点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家乡披上绿装;
3月14日,秭归县党群机关干部、武警官兵、师生代表、青年志愿者和当地群众共1500多人来到县城郊外的茅坪镇月亮包村开展义务植树,为库区植绿增彩……
在今年的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绿化美化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全市将大力推进绿色全覆盖,完成造林101778亩,其中:完成宜林地和无林地造林39295亩,通道绿化6785亩,村庄绿化55698亩,加快推进绿化美化,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绿色全覆盖。
不仅如此,今年全市将按照“一区一带四廊七路”布局,依山就水,分类施策,打造主城区精细带、山区特色带、平原丘陵宽林带。重点抓好318国道、当枝一级、宜华一级、陆渔大道、351国道、高速公路连接线等两侧沿线绿化,营造多树种、多彩色、多层次绿色通道1500公里。
项目驱动 扮靓城镇
4月5日,雨后初晴,江南磨基山东部山谷,500株垂丝海棠竞相开放,花满枝头,争奇斗艳。磨基山南麓,工作人员正在定植大苗,一棵棵新种植的树苗在温暖的春光里恣意生长。
城东大道上,城东公园正合着大城建设的节奏,与城东片区一起成长。经过短短几年的建设,城东公园逐渐展露芳容。
一路向东,求索众创中心旁,求雨台公园建设正如火如荼,轮廓初显……
据悉,今年全市将推进实施111项重点工程,其中:县市区重点工程104项,市直重点工程7项。高起点新建求雨台公园、卷桥河公园,高标准续建城东公园、柏临河公园,全面升级改造磨基山公园。初步设计定植乔木50万株,灌木2000万株(丛),草坪80万平方米,新建或改造绿地2万亩。
产业富民 美化乡村
通过绿化美化,不仅要改善乡村面貌,更要通过发展绿色产业走富民之路。
3月13日,宜都市姚家店镇新桥河村油用牡丹种植技术现场会在该村牡丹园召开,来自鄂州、浠水、洪湖等地近30名参会人员来到新桥河村油用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油用牡丹基地,交流油用牡丹种植管理经验。新桥河村与安徽亳州药材公司成立了跃兴中药材公司,现已种植油用牡丹300亩,培养苗木10亩,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公司提供技术指导,技术人员做好跟踪服务,全力推进油用牡丹产业化发展。
今年,全市将积极开展“林业生态示范县市区”、“森林城镇”、“绿色示范乡村”创建活动。加大村庄绿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落实村庄绿化建设标准。全市完成四旁植绿600万株以上,创建“森林乡镇”15个,“绿色示范乡村”200个,建设绿色广场80个以上。
绿化美化行动不仅让宜昌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更推动了宜昌林业产业的发展,既保住了绿水青山,又打造了富民的金山银山,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分享“绿色福利”。
记者 李鹏飞 通讯员 柯晓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