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5样菜,花了50多元。”昨日,家住江山多娇的付女士走出菜场,感觉手上的菜篮有点沉。据国家统计局宜昌调查队统计,3月以来,我市蔬菜价格高位波动,菜价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成。
同样菜钱去年多买几斤肉
“大白菜2块钱一斤,有时候卖到2块5一斤,往年这时也就1块多一斤。”昨日上午,在伍家岗夷顺菜场买完菜的付女士说,今年菜价居高不下。“最近买的本地青椒都是9元/斤,贵的离谱。仅买了冬瓜、洋葱、小葱、藕和青椒,都在一两斤左右,就花了57块钱。”
在胜利四路开菜馆的李师傅同样感觉菜价高。“一些不起眼的菜出奇的贵,洋葱卖3-4元/斤,去年这时每斤也就1元左右,最贵也没超过2元。”在李师傅出示的采购小票上,记者看到,4月10日,仅胡萝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的花费就有185元。“去年同样的钱起码可多买几斤肉。”李师傅说。
11日上午,记者走访发现,不少蔬菜价格确实挺高。在隆康路菜市场,每斤售价4元以上的有莲藕、西红柿、空心菜、冬瓜;土豆和黄瓜则普遍3元/斤,大白菜、小白菜也卖到2元/斤,茄子更是卖到5.5-6元/斤,就连大蒜、生姜这些调料的价格同样高得惊人,大蒜每斤8元,生姜每斤7元,依稀有几年前“蒜你狠”、“姜你军”的影子。
除农贸市场外,超市内菜价也不低。11日下午,北山超市白龙岗店内的小葱、香菜、黄瓜价格接近4元/斤,丝瓜4.9元/斤,蒜薹5.8元/斤。
另据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11日采价结果显示,国贸超市小白菜为2.99元/斤,中百仓储和雅斯超市菜价也接近2元/斤。国贸超市和中百仓储的茄子均在3.99元/斤,而武商量贩更是卖到4.99元/斤,各大超市的青椒普遍在3元/斤以上,武商量贩的大蒜更是卖到8.99元/斤。
寒潮影响,蔬菜供不应求
为何今年清明过后,菜价仍旧坚挺?市物价部门、统计部门同时将原因指向“天气作怪”。
在物价部门出示的一份清明期间市场价格监测及巡查情况表上,记者看到,我市蔬菜零售价同比上涨明显。4月2—4日,我市萝卜价格平均1.3元/斤,比去年同期1.17元/斤上涨一成;西红柿5元/斤,比去年同期3.89元/斤上涨近3成;涨幅最大的属大白菜和青椒。大白菜由去年同期1.08元/斤涨到1.6元/斤,涨幅达到48.15%;青椒则由去年同期的3.06元/斤涨到5元/斤,涨幅超过60%。
菜价为何涨得这么高?国家统计局宜昌调查队分析:一是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地区经历了强寒流袭击后,蔬菜生长减缓,出现减产,导致各地蔬菜供不应求,鲜菜价格呈现全国性普涨;二是3月初我省部分地区遭遇极端“倒春寒”天气,使得部分地产蔬菜推迟上市;三是北方冬储菜量逐步减少,供求矛盾进一步推高菜价。
对于市民关心的流通环节是否被中间商“加价”,北山超市负责蔬菜采购的杨姓负责人透露,现在宜昌各大超市的采购、批发销售整套程序环节精简,不存在中间商加价环节,主要还是受原产地菜价影响。“现在宜昌3月本地菜青黄不接,主要依靠是海南、云南、山东三大蔬菜主产地。当地给我们的收购价贵,我们零售价就高。”
下月菜价有望回落
“本周开始,蔬菜涨势已经比较平缓了,这几天买菜没感觉太大波动。”对比9日至11日的采购小票后,李师傅对菜价回落充满信心。
对此物价部门表示,从近两日蔬菜价格监测来看,价格已相对平稳。但由于我市本地蔬菜大都要四、五月份陆续上市,目前蔬菜主要是外地运输,若想看到明显的降价趋势,要等到本地菜大批量上市。“目前高价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可能持续到5月。”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表示。
夷陵区万里红果蔬生产基地常年提供宜昌本地蔬菜批发、零售。农场主汤贵生也表示,价格拐点有望在下月中旬出现。汤贵生称,去年此时大棚里的青椒都已经上市,而今年受3月初恶劣天气影响,青椒上市起码还要等半个月。棚里的黄瓜、茄子、西红柿也要等到4月底才会上市。本地菜上市后,市民菜篮子才会“减负”。
国家统计局宜昌调查队分析,从走势看,4月居民消费价格将呈现相对平稳状态。随着天气转暖,蔬菜生长加快,蔬菜产量将逐渐恢复和增加,菜价有望逐步回落。
本报记者朱延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