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魅力新城更加亮洁
本网讯(通讯员龚艳菊、冯菲)4月7日,全市城市综合管理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会上,伍家岗区被授牌城市管理“最佳城区”,这是该区连续三年获得这一殊荣。
随着2013年城管体制改革下放,伍家岗区面临着建设项目多、环卫作业面积大、城市管理任务重的压力。该区瞄准“全市领先、省内一流”目标,全面实施了精细化、法治化、智慧化、人本化城市管理。
针对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动态性、反复性的特点,伍家岗区分类开展市容秩序、施工扬尘、拆违控违、环境卫生、夜市烧烤等专项整治,各个击破城市管理顽疾。对中南路、十三码头、胜利三路、隆康路等夜市摊点实行分类管理、划线经营、分时管控,强力开展桔城路、五一广场周边、BRT沿线专项整治,严控挤占人行道停放车辆的行为。按照一街一景的要求,整治违规灯箱、广告牌匾、LED闪屏。实行“一人一工地”常态监管机制,对城东大道、中南路延伸段、松林路、东站路等城东新区新增市政路段渣土运输车辆违规问题集中整治。
为打破城管工作“突击战”、“疲劳战”的窘境,采取劝导+处罚+立案的方式变突击行动为长效监管。同时,长期坚持的“门前三包”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起街乡、社区、辖区单位、网格单元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
全市推进学习中卫深度保洁工作经验后,伍家岗区结合实际先行先试,创新了机械化作业和人工保洁方式,率先在胜利四路、东山大道、桔城路、城东大道推行“三个五”深度保洁试点。目前,全区拥有各类道路洗扫冲洗设备24台,全区道路机扫率达到了73%,机扫作业面积居城区第一。在全市首创道路机械化“梯型作业、洗扫全覆盖”的保洁模式成为全市环卫作业公司观摩学习的样板。今年投入5台人行道机扫车,将辖区主次干道人行道纳入机械化清扫作业。
如何破解城市管理“要面子”和进城农民“饱肚子”的矛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是伍家岗区不断探索的课题。为疏导和规范五一广场周边流动摊点,在夷陵大道五一市场周边设置“市容疏导点”,对流动摊点实行划线定点限时限种类经营。划定的近300个流动摊点主要用于农民销售自产的果蔬和生鲜。在全区,这样的市容疏导点共有7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