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M: none; LIST-STYLE-TYPE: none; TEXT-INDENT: 0px; MARGIN: 5px 0px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FONT: 16px/32px 微软雅黑; WHITE-SPACE: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COLOR: rgb(55,55,55); WORD-SPACING: 0px; PADDING-TOP: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回归教材,落实地理思维和地理语言两大关键
高考不再是考地理记忆而是考查地理思维,教材中的地理规律和原理是地理思维的“母体”,只有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和原理,才能解决高考试题中新情景、新材料下的新问题。地理语言组织是表达地理思维的唯一途径,课本语言可以说是最精炼、最专业、最科学的地理语言。
整理试题,提炼和强化答题模式
很多地理问题的答题方向方法教材上没有相应的案例或归纳,比如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描述方法等,需要在对做过的试题的整理中加以提炼,举一反三,尽可能熟悉和掌握各类地理问题的答题模式。
强化训练,使习惯转化为能力,能力出自习惯,后阶段的复习中,良好的读题、审题、书写等习惯甚至比知识上的复习更为重要。
生物
梳理核心 颗粒归仓
指导人:夷陵中学教师 刘丽琴
2016年高考即将到来。对于高三的考生而言,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强大的心。越到最后时刻,越需保持清晰的头脑,准确的判断力,减少犯错,颗粒归仓。
备考建议
在明了2016年生物高考考试大纲的基础上,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提高生物复习的效果。
通读教材。高考试题的背景源于教材又不完全同于教材,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概念及原理,记准教材中的黑体字,关注教材中的各种信息都很重要,冲刺阶段要把教材再过一遍。
引导梳理核心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建议适当分块,把零散的知识以概念图、结构图、流程图为载体,联系相关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
精选试题,专题与滚动训练相结合。试题从量上看要精,从质上看要注意变式训练,综合训练,从内容上看要突出主干知识,并做到全覆盖。以质取胜,做一题,纠一错,会一法。
抓规范促信心,颗粒归仓。在审题上,充分挖掘隐含条件,弄清题目中的文字、图表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明确题目要求解答的问题。在思维上,确定题目联系的知识点,架起题目已知条件和基本知识点间的桥梁。在指导规范上,尽量用专业术语作答,简明扼要,紧扣教材重点语句。
(稿件由记者张蕾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