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人一年吃盐1.8万吨 盐改后短期内价格或下降
本网讯(记者 向晨)国务院日前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备受关注的盐业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昨日,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宜昌市场上食盐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对于市民最关心的食盐价格变动,业内人士表示,企业自主定价或将带来食盐价格的多元化,甚至短期盐价的回落。
《方案》明确将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从2018年1月1日开始,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可依照新的规定申请许可,根据许可范围从事相应的经营活动。同时改革食盐储备体系,政府储备不低于本省(区、市)1个月食盐消费量,企业储备不得低于正常情况下1个月的平均销售。
昨日,记者走访城区国贸、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了解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有低钠盐、海藻碘盐等,售价一般在2.5元左右,也有价格稍贵的“概念盐”。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选购食盐的市民,均表示“价格可以接受”。
记者从宜昌市盐业公司了解到,整个宜昌市年消耗食用小袋盐大约1.8万吨,均为来自省内云梦、应城地区的井矿盐,实行政府定价,由省盐业公司统一经营。对于此番盐改,市盐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盐业体制改革鼓励生产企业自主经营、产销一体和价格放开,适当引入竞争将促使食盐生产、销售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活力。2017年食盐的价格可能会因为不同品牌、企业抢占市场,在短期内出现回落。“企业自主定价后,食盐价格肯定不像之前政府定价那么稳定,以后市民买食盐将有更多的选择。”该负责人表示,食盐价格放开,不等于盐价会涨,市民没必要抢购或囤积食盐。此外,相关主管部门也将依法加强食盐安全和价格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