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上下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实
改革,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大船,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出台的改革措施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抓落实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也前所未有。
以什么样的作为,才能闯关夺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今年2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广大干部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贯彻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理念、抓好改革落实的严要求,湖北省实施重大改革项目省领导“领衔制”,省委书记带头领衔,省领导人人领衔,让重大改革在荆楚大地落地生根。
领责,把改革责任担在“一把手”肩上
“我局鼓励和支持你省开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工作,同意将你省视同为试点单位。”前不久,一份国家统计局红头文件送达省统计局。
去年,国家在浙江省湖州市等城市启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湖北不在试点之列。今天,为何被视同试点?
“省委书记领衔推进,担当抓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国家统计局有感于我省推动改革落实的强大动能。”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吴中志介绍。
这是我省推进重大改革项目“领衔制”的一个缩影。
“各地区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对抓改革、抓落实负有直接责任,要亲自抓谋划、抓部署、抓督察、抓落实。”
“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
……
党中央“抓落实”的坚毅果敢,成为湖北的行动指南。
“从今年开始,省‘四大家’特别是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抓改革落实上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每位省级领导同志都要亲自动手、提锅上灶,领衔推进一项重大改革项目。”2月29日,在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省委书记李鸿忠向全省上下发出抓改革落实的动员令。
当天会上,李鸿忠带头担起领衔推进“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重大改革项目的责任。“今天会议结束之后,我们唯一的、根本的任务就是行动、推进,一件一件事情去办,主动迎战矛盾、迎接挑战、事不避难才是担当。”李鸿忠说。
敢啃硬骨头,敢冲锋在前。
省委书记身先士卒,带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落实改革主体责任。
3月14日,《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领衔推进重大改革项目暂行办法》出台。
目前,19位领导成员全部参与领衔重大改革项目,每人领1项,最多的领了5项,共领衔23项重大改革项目和3项重大改革推广项目,做到了“每个领导肩上有重大改革项目,每个重大改革项目有领导领衔”。
领衔,不是简单挂名。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主任赵凌云介绍,所有领衔省领导都有明确统一的责任,主要负责重大改革项目全过程的组织实施,必须亲自抓落实,确保见实效。
领衔省领导的重点工作包括,主持项目启动,每月一次听取牵头单位汇报、研究部署下月工作,定期对项目开展督察,参与项目考评,主持结项总结,部署试点推广等。
这是一次抓改革落实的深刻创新。
这意味着,湖北重大改革项目抓落实的“第一责任主体”从过去的“专项改革领导小组”一群人,明确为现在领衔项目的省领导一个人,从制度上解决了“到底谁来抓落实”这一核心问题。
统筹,破“九龙治水”促改革合力
为什么有的改革,老百姓获得感不强?
为什么改革紧锣密鼓推进,有的仍“雷声大雨点小”?
改革难,难在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在自我革命,自我削权。
敢于动奶酪,敢于伤筋骨。
“领衔制”探索由省领导领衔,打破“九龙治水”的格局,突破部门利益藩篱,形成改革合力。
以全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重大改革为例,事关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涉及环保、统计、审计、财政、农业、水利、林业、国土、科技、住建、测绘等十几个部门,似乎谁都可以管,谁都可以不管。
“我是这个项目的领衔人,省改革办首先要督办我。”李鸿忠率先担责后,引导动员全省上下聚焦生态保护,将绿色发展指挥棒一级一级往下传递,层层压实主体责任。
力量整合起来了--
3月30日,省委主要领导领衔重大改革项目启动会召开,鄂州市、神农架林区、宜都市、武穴市,先行先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各部门凝聚改革共识。
责任担当起来了--
省环保厅拿出“任务不完成不睡觉”的精神,全力搞好省委“一号改革项目”牵头抓总工作,细化工作方案;
省统计局派出业务人员到试点地指导,协调各部门按时报送数据,出台“责任清单及台账管理”等5项制度,尽早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
省审计厅聚焦土地、水、森林等重要自然资源资产,排出细化到月的“时间表”,今年12月底前,完成审计试点各项任务,编制审计操作指南,形成全省乃至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改革推动起来了--
试点之一的鄂州市,行动迅速,2015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编已经完成,各区正进行实地数据核实,审计部门率先开展审计试点。该市还设立50万元举报损害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的奖励基金,编制生态地图,探索长效机制。
一竿子插到底,不折不扣抓落实。
“领衔制”下,知责明责,各负其责。一名领导干部领衔,一个单位牵头抓总,一名改革办负责人跟踪服务,一批参与单位支持配合,一个智库(或若干名专家)配套支撑,“五个一”高效运行。
一个个突破,一个个落实,为湖北蹚出一条改革新路。
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建设”项目--
5月9日,在全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上,领衔项目的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要求,再取消、下放、调整一批行政审批事项。
5月11日,省政府公布《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北省“十三五”期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6月底前,将全面公开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今年,省行政权力阳光运行平台将建成,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5月16日,省政府召开这一重大改革项目推进会,王国生要求,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
看“研究制定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配套的政策体系”项目--
4月13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降低企业成本专项行动方案》;领衔项目的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王晓东要求,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
5月9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出台《关于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的意见》,在全面实施“营改增”的基础上,阶段性下调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率、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范围等,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25条干货措施,仅2016年就将直接为企业带来800亿元以上红利。
看“制定省政协关于落实《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的相关配套制度”项目--
在省政协主席张昌尔领衔下,省政协已起草《政协湖北省委员会月度协商座谈会组织实施办法(试行)》,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尽快出台文件。
《提案办理协商实施办法》、《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暂行办法》和《委员履职情况考评办法》已在3月底启动起草,力争7月形成初稿,年底前出台文件。
实实在在推进,社会在看,群众在盼。
“指导和推动市州一级纪委派驻机构全覆盖工作”“深入实施省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管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内容、形式创新”“全面推进县域金融工程”……盘点重大改革项目,一项项正紧锣密鼓推进。
从2月29日确立“领衔制”至今,短短两个多月,全省23项重大改革项目和3项重大改革推广项目,21个已启动,其余5个本月内全部启动。
推进,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
勇立潮头,舍我其谁。
改革就是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在省领导“领衔制”的带动下,全省上下动起来了。
各地你追我赶,比突破、比实效;各级干部努力打通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比韧性,比担当。
武汉,务实事,求实效--
学习省里做法,该市深改组明确20位市级领导领衔20项重点改革项目,一个个“钉钉子”。“东湖高新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政务服务改革经验”重大推广项目,选定洪山区、东西湖区、黄陂区、新洲区、东湖风景区、武汉化工区6个区实施首批试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宜昌,稳扎稳打,向前走-- “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重大推广项目,已在宜昌市全面推开,预计9月份完成总结评估。
打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合拳”、“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推广、建立四级联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综合执法改革首开全国“授权”执法先河,宜昌多项改革成为亮点。
黄冈,言必信,行必果--
学习省里做法,该市出台《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领衔推进重大改革项目暂行办法》,市深改组20名成员,每人领衔一项重大改革项目;同时,市深改组对11个县市区,每县确定2项重大改革试点项目,明确由县市区党委书记、县市区长领衔推进。
以此为基础,推行《黄冈市“2022”重大改革项目计划》,构建黄冈市领衔重大改革项目工程体系,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披荆斩棘的勇气,雷厉风行的作风,让改革在荆楚大地激流勇进。
截至5月10日,省改革办已印发15期《领衔制快报》,通报改革进展,督察改革进度。
督察,体现在过程,更要体现在改革实效。“以改革之‘成’,倒逼改革落实。只打井却总不出水,没有任何意义。要狠抓督察求‘成’,要健全督察机制,形成责任落实的闭环效应,通过督察检查是否真行动、真落实,检验是否真明白、真懂了,彻底打通改革落实的‘任’‘督’二脉。”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要求。
赵凌云介绍,“领衔制”已引起各界关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门用一期并加编者按的简报,介绍我省“领衔制”,全国不少省市来电来函深入了解。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
落实主体责任,湖北上下将用改革实效,为改革发展开拓更宽阔的道路。(记者 周芳 吴文娟 据5月19日《湖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