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官方回应三峡大瀑布“雨衣购买纠纷”事件
本网讯(记者 钟良 蔡艳妮)5月18日下午,三峡大瀑布景区村民与游客因购买雨衣问题发生纠纷,该事件被多家媒体报道、转载后,引起社会关注。记者昨日了解到,夷陵区官方日前已回应称,事件目前已经得到妥善处置。
事发:
购买雨衣引发游客村民冲突
据媒体报道,事情的起因是10多名陕西籍游客在旅游大巴上,从导游和司机手中,以每件10元的价格购买了雨衣,而村民认为大巴车“抢生意”,并与游客发生争执。冲突过程中,一位当地老人突然倒地,众村民认定她是游客刘某推倒的,便大量聚集围堵旅游大巴。“后来老人的儿子带着一大帮人赶过来,上来就给了刘某一耳光。”游客孙某说,为避免事态扩大,他和同车游客将刘某护在身后,并报警求助。
黄花派出所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处置,因有人受伤,当地村民不允许游客离开,双方情绪激动,民警在现场调解未果,将旅行团及涉事村民带至当地派出所做进一步调查和调解。
事情发生后,相关部门负责人连夜现场处置。经几方协调,由旅行社和三峡大瀑布景区先垫付受伤人员入院治疗费用。经过10个多小时的调解处理,5月19日凌晨1时许,15名游客全部安全返回。后经调查,受伤老人是在双方推拉过程中不慎绊倒致伤。
起因:
小小雨衣背后的利益纠纷
据相关媒体调查,原来,三峡大瀑布景区的一大特色,就是游客能够近身穿越瀑布,为了避免全身湿透,雨衣成为游客必不可少的装备。三峡大瀑布景区每年游客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次,即便只有50万人在现场购买一次性雨衣,一件雨衣3元钱,也有150万的销售额。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卖雨衣销路好,挣钱也快。
景区村民易正东、邓玉梅等人说,三峡大瀑布进行旅游开发时,征用村里大量山林土地,村民在景区门口卖雨衣也是为了养家糊口,对于不允许游客找导游买雨衣,易正东则表示,“我们要生存。”
回应:
依法规范景区经营秩序
此事件引发社会多方关注,夷陵区官方5月21日对此回应称,为了更好地创优全域旅游环境,夷陵区以暴露的“雨衣买卖纠纷”为导向,狠抓整治,挖源头、治重症。从5月20日起,在全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旅游环境综合治理,旅游、工商、公安、物价、交通等12个相关部门或单位组成专班,彻底解决个别景区的突出问题。夷陵区坚持自查自纠与集中整改相结合,区镇相关部门与景区一起着手对旅游商品市场实行划行归市,合理定价,规范经营,加强市场巡查监管,构建长效机制,依法打击破坏旅游秩序的行为,确保全区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同时,加强景区周边村民法律教育和新型农民培育,依法规范景区经营秩序,实现村民利益与景区利益共赢。
网友:
维护宜昌旅游良好形象
不少网友也就此事纷纷发表看法。
网友@姜姐:作为全国文明城市,为了几件雨衣,有必要破坏宜昌人的形象吗?村民还是要以大局为重,以服务为宗旨,以诚信招揽客人!
@弦子:村民的行为,让游客的心灵受到了创伤,希望有关部门给予双方合理、公正的解决。
@金阳光:游客是无辜的,景区应该维护游客和村民的利益,加强人性化管理。
@蒲公英:宜昌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每个宜昌人共同去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