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宜昌推进城市绿色发展述评

来源:[ 三峡日报]   2016-05-31 10:46:00 作者:   选择字号:大

  初夏的宜昌,花开艳丽,草木欣然,山水交融、绿冠全省。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站在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总布局的战略高度,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城市空间绿色化、产业发展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打造绿色生态新城。

  “十二五”期间,宜昌市全面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单位生产总值地耗、用水量分别下降30%和33%,省级节约集约模范市(县)实现全覆盖;全市实施减排项目681个,共获得省政府减排奖励资金7466万元。

  绿为底色,大美新城阔步来。

  绿色,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城市绿色发展,须绿色产业来支撑。

  作为宜昌市第一个迈入千亿级的产业,精细化工产业踩准“美丽化工,绿色化工”的节拍,转型升级走在前列。

  宜化集团运用“热电联产、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年节电2.3亿千瓦时,热能回收率达95%以上;集团运用自主开发的60余项专利技术,向煤、磷、盐三大化工领域纵深挺进。

  “没有绝对的废物,只有放错的资源。”在兴发集团循环经济模式中,20多个环节,环环相扣,封闭循环,实现清洁生产。据了解,集团仅“工业垃圾”每年就为企业增收达亿元,真正实现了废物资源化。

  除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一些新兴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升级版”,精心建设精品景区,拉长产业链条,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快由自然山水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去年,全市文化旅游业产值达到800亿元;

  现代农业搭上改革新动车,唱好产业化、结构调整、特色农业三大“重头戏”,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3%。201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617亿元;

  现代物流产业推进物流技术和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加速构建“一心、九线、十园”的物流立体空间格局,2015年一跃进入千亿产业……

  此外,宜昌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推动工业化与现代信息化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

  绿色,绘就生态宜居画卷

  城如人,贵有品。

  “切实打造山水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旅宜业的山水画卷新宜昌。”2013年,宜昌对加强城区生态建设、将宜昌打造成宜人之城提出明确要求。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小组,连续端出《关于全面加强城区生态建设的意见》、《宜昌市城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宜昌市环境总体规划》,通过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资源利用红线的“三线管控”机制,对全市未来产业布局、城市建设做好了顶层设计,为宜昌城区生态建设保驾护航。

  绿色是城市发展的生命,宜昌市持之以恒推进城市空间绿色化,实施“蓝天工程”。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市政府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和7个专项管控方案,关闭了城区美联、安能2座热电厂和太平洋热电3台燃煤机组,关停了善溪窑26家38座仿古土砖窑。2015年,宜昌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上年增加76天,优良天数比例为69%,优良率提高20.8个百分点,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实施“碧水工程”,推进三峡库区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在全省率先实行“河长制”,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任长江宜昌段“河长”。

  一步一个脚印,宜昌生态环境建设广受赞誉。

  2014年,宜昌成为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省委书记李鸿忠肯定宜昌是全省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的样本和典范。

  今年5月26日,全国首个生态治理试验区在宜启动,国家战略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落地实施。国家战略、湖北担当、宜昌先试,将为全国区域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典型示范。

  绿色,打造健康低碳生活

  登高望远,磨基山公园百花竞放、绿草苍苍、水光山色,别有一番风味;整治一新的运河宛如一条绿带蜿蜒盘旋在城市中间,两岸苗木错落有致,生机盎然……宜昌市加快建设城区“六大水系、八大公园”,一处处生态氧吧走入市民的视线。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宜昌市通过立法将城区山体水域绿地纳入永久性保护的范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5%以上,居湖北省市州第一。城区市民可推窗见景,出门见绿、5分钟进园。市民王炜感叹,“我从没想到过,家门口的鱼塘能够变成一个花香四溢的运河公园,绿色发展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

  道路改造,设置地下电力电信共同沟,实现“蜘蛛网”下地;城市整理,旧城新颜重焕青春……市民能够真切感受到城市生活空间越来越“绿”。

  打造绿色生活,倡导绿色出行。去年7月建成并通车的东山大道BRT项目,成为一条国内领先、生态绿色的景观大道。

  据统计,东山大道BRT试运行以来,平均每天运送乘客24万人次,占到城区公交出行总量的50%。“在上下班高峰期,能直接感受到BRT的便利。”家住桔城路的李先生表示,他现在到西陵区上班,选择乘坐BRT而不是开车。这种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成为市民的首选。

  宜昌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正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正式起步,城市“内、中、外三级快速环网”将在三年内实现闭合。“轨道交通+快速路网+快速公交+慢行系统”的绿色交通出行体系,将越来越多地改变宜昌市民的生活。预计到2020年,宜昌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

  记者 陈璐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