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公民个体形成合力
本网讯(记者田东明,通讯员刘明强、胡馨月)6月5日,时值第45个国际环境日到来之际,西陵区委、区政府联合市环保局在城区滨江公园启动“保护长江母亲河 争当生态好公民”主题活动,在全市率先开启“生态公民”培育工作。
5月26日,全国首个生态治理试验区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正式启动,提出生态公民建设工程、生态综合守护工程、生态产业发展工程三大工程,标志着国家战略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进入实施阶段。
西陵区委、区政府率先思考,怎样保护母亲河,怎么开展“生态公民”建设工作。
去年11月,三峡蚁工志愿者联盟发起人李双喜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外国人清理自己的河道,他萌生了清理宜昌长江沿线的想法,他坚持早上上班前, 6点钟到7点半,前往宜昌江边捡拾垃圾,他将自己的行动“每天早起半小时”发到朋友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保护长江的活动中来,目前,已捡拾垃圾六七十吨,三峡蚁工志愿者联盟群成员100多人,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四五百人。
在积极培育生态公民的同时,西陵区近年来淘汰老旧车辆6000余辆,关停燃煤锅炉100余台,截断近5万多人生活污水直排,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企业200余家,限期治理150家,全区共创建1个“省级生态村”、 2个省级绿色社区、5所省级绿色学校。
西陵区委书记卢斌介绍说:“西陵区‘生态公民’建设正在全方位地营造综合氛围;整合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公民个体形成合力;从西陵辖区长江西陵峡、宜昌东山重点区域入手,在关键领域开展重点的治理和保护工程;与全区全国卫生城市的复评等重点工作统筹起来,共同把我们的生态公民建设落地、落实,落细、落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