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物品展览、非遗节目表演、论茶道与健康
本网讯(记者 王凌云 通讯员 卢丹 刘长梅)6月9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与6月11日全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仅相隔两天。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促进公众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群众艺术馆在端午节期间将推出系列文化大餐,陪伴市民度过一个祥和、多彩的传统佳节。
9日上午,在市群艺馆一楼展览区,将集结粽编、艾叶香包、艾叶皂等端午民俗手工艺品,还有峡江龙舟、杨林堂鼓、木瓢、铜壶、竹编、剪纸等民间传统工艺制品亮相。在本次展览上,市民将一睹长盛川青砖茶、采花毛尖、栾师傅手工茶、九畹溪丝绵茶、远安鹿苑茶、昭君白茶等多种工艺独到、颜色各异的宜昌本土茶。欣赏完民俗物品,市民还可以到一楼民俗体验区跟着老师学包粽子、扎艾蒿,所需材料均由市群艺馆免费提供,每人可带走自制成品粽子,限5个以内。
9日上午9:00,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将公布市级第九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并授牌,表彰2015年度宜昌市非遗优秀代表性传承人,还将进行宜昌非遗传承成果展演。一批优秀的国家、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将为大家带来土家族打溜子、兴山民歌、杨林堂鼓、长阳山歌、枝江楠管、远安鸣音、长阳南曲等精彩表演,市民可到市群众艺术馆十楼小剧场一饱眼福。
端午节当天下午2:30,市群艺馆还将在十楼小剧场推出一堂《茶与健康》的专题公益性讲座,邀请三峡大学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肖长义为市民从科学角度传授饮茶与养生之道。凡是到场听讲座的市民,均有茶叶、粽子等节日礼品赠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