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捧心归耕来 留去两由之

来源:[ 三峡宜昌网 ]   2016-06-12 11:27:16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本网记者对话曾凡柏

  本网“南归头雁”报道推出以来,不少读者、网友予以关注,并提出了不少关心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本网记者与曾凡柏进行了对话。

  记者:你会经常想起在广州的生活吗?

  曾:最初的一段时间,经常想。随着时间推移,加上村里这样那样事情的增多,也就想得少了。但是,一到节假日,挂念还是有的,毕竟老母亲、爱人、儿子、准儿媳都在广州。我这一方和爱人那一方在广州工作或者长期居住的亲人,加起来接近30人。从血缘上讲,我在照耀几乎没有了至亲。我这一回来,估计是他们牵挂我多一些吧,尤其是80多岁的母亲。

  记者:你从广州到老家,个人收入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曾:在广州翠竹集团时,我每月工资不算高,5000多元。但是,我和爱人承包了集团物业中的水电管理部分,因此还有这一块的收入。

  回照耀村后,翠竹集团仍然给我留有一定待遇,就是每月发2000元。但集团水电管理业务我们就交出去了,因为没人去管了。村这一块呢,按照坝陵办事处对村主职干部待遇的相关规定,我的工资是2400元。应该说,我回来后收入的变化是比较大的,工作的强度也比以前高了一些。作为村干部的工资,还得接受上级考核。考核不理想的话,工资就不可能全额拿到。所以,压力也不小。

  记者:你回来后没有住在村里,而是成为“走读村官”,村民们就没有议论?

  曾:最初是有议论的,比如有人说我名义上回村任职了,但住在城关享福。等事情解释清楚、大家眼见为实后,议论就风一样散了。

  由于我在照耀村已经无房无田,回来后面临住哪儿的问题。

  照耀是当阳市政协的联系村,他们就给我提供了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单间。虽然我在广州的房子是三室一厅、120平方米,我仍然觉得可以将就。

  事实上,我“走读”,人和钱都吃亏。人呢,早出晚归。钱呢,自己的车跑公事,随便在村里一转,一天就是50来公里,光加油就不是一笔小钱。大家晓得这一切后,也就想通了。

  当然,“走读”不是长久之计。很快,我就会“搬家”到村委会楼上,以便更好地沉到百姓中去。

  记者:照耀村作为当阳后进村,目前已经发生可喜的改变,得到百姓和上级的认可,你是怎么看的?

  曾:我觉得,变化是由于村官与村民间的长期隔阂消除了,因为我们这个班子做成了几件过去不敢想、想了没办拢的事,群众愿意找我们说话、给我们交事了。一年半来,我有几点体会:一是只有落后的班子,没有落后的群众;二是只有落后的思想,没有落后的民主;三是只有落后的产业,没有落后的区位。

  记者:群众中现在有了一种担心,担心你随时可能回广州。你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

  曾:去年12月,支持我回来的翠竹集团创始人张道槐先生离世后,有一些群众担心我会走,但我没走。我觉得,走和不走,我说了不算,组织和群众说了才算。

  首先,这一届的任期没满,我还得接着干。另外,下一次换届时,也许我想干但群众不选我了,我想干也干不成。群众选了我而我在身体等方面如果吃不消了,挑不起这副担子了,我也就不占“窝子”了。再一种情况,组织上觉得经过我们这一届的传帮带,有了新生力量来给照耀村领头,我当然可以顺利“让贤”。

  所以,我的态度是,今天在任一天就尽职一天,是留是走,交给时间去决定。

  捧心归耕来,留去两由之--一番对话,让记者洞见了这位头雁的心迹。

  记者 李玉林 阮仲谋 皮亚捷 尤蔓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