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代购油盐 大到拆房搬迁
本网讯(记者李玉林、杨春艳,通讯员杨洋、李昊)“要是没搬进新屋,上个月的两场大雨肯定能把我那旧屋掀翻。”昨日,远安县河口乡江范村62岁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李永平告诉记者。
易地扶贫搬迁是今年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头戏,是彻底解决困难户居住安全隐患的大事。去年,李永平被列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儿子媳妇远在南方务工,家中只有老两口和不到3岁的孙女。旧房谁帮助拆,新屋该怎么建?李老正犯难时,同组45岁的“跑腿党员”邓作权主动来帮助操持,下瓦、锤墙、收拾旧木料,赊建材、找帮工、请施工队,全部扛上肩。今年春节,李家老少五口在98平方米的新家团圆。
精准脱贫工作启动后,河口乡党委推进“农村党建+精准扶贫”,在农村党员志愿的基础上,分村组建负责为贫困户跑腿的党员服务队,共形成126人的“跑腿党员”队伍,与全乡374户精准结对。他们围绕“政策宣讲、实事承诺、个性服务、定期慰问、精准扶贫”五方面“跑腿”。初步统计,“跑腿党员”开展物资代购156次,出行接送61次,生产援助111次,产业帮扶100多户,累计服务3400多人次。全乡一百余户的易地扶贫搬迁,近半在服务队一砖一瓦的帮助下完成。
双坪村党员刘承新负责联系年过六旬的贫困户朱群珍。朱群珍体弱多病,老伴在外务工,独居的她出行及耕种十分困难。刘承新便承担起为其代购油盐、耕种施肥等任务。一次巡访中,“跑腿党员”刘承林和刘承德发现,因天河水窖放不出水,分散供养的67岁五保户秦祖志步履蹒跚地到山沟里打水吃,他俩立即从村里借来50斤容量的大水壶,装满水给老人抬了去,并用近一天时间帮老人修好了水窖。
落星村三组贫困户曾庆权,因患青光眼失明,如今种高粱、买肥料、打农药都不用愁,全由“跑腿党员”代办。他说,我虽然两眼一抹黑,但从“跑腿”党员身上,看到了政府帮我们脱贫的决心、党员为我们解难的贴心,更加坚定自家脱贫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