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网讯(编辑小可)中国即将迎来“毕业季”,毕业生都想以自己的方式留住校园里的美好记忆,毕业聚餐、旅行、写真等“毕业经济”应时而生且非常火热,有些学生的毕业花费超过1万元。(6月11日《法制晚报》)
当下大学生毕业活动项目确实比过去大学生多了不少,过去一般就是拍个毕业照、聚个餐。但是,不管有关大学生毕业消费的统计数据显示如何,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绝大多数大学生毕业消费坚持了量力而行,他们毕业活动跟过去大学生毕业情景并没有太大变化,还是传统的毕业照加毕业聚餐,毕业消费在合理范围之内。拍摄个性毕业写真,以及毕业旅行的大学生并不多,毕业消费超过万元的大学生更是属于极少数,不能因为有少数大学生毕业消费数千元、上万元,就片面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毕业消费都达到了这个标准。而且,物价在上涨,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简单比较不同时期大学生的毕业消费绝对金额,而不比较具体的毕业消费项目,失去了比较意义。从这个角度说,对当下大学生毕业消费,不必太敏感,不要太为他们担忧,认为他们都在乱消费。
毕业季本该就是多彩的,大学生的毕业生活也可以是丰富的。但是,大学生应当清醒认识到的一点是,毕业活动究竟该有哪些,或者选择以什么方式纪念自己的大学毕业礼,应以有利于自身成长为目标,要通过毕业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而不是一味的盲目跟风。绝对不能别人拍了个人毕业写真,自己也得拍一套毕业写真;不能因为其他同学毕业去旅行,自己也要出去玩一趟。如此,“毕业消费”就成了纯粹的浪费钱,失去了毕业本身应有的意义。
事实上欧美国家大学生毕业活动丰富多彩而有意义,原因之一是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所得纪念自己大学生涯的结束。反观国内,不管是过去大学生毕业消费,还是当下大学生毕业消费,无论花了多少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毕业消费的费用不是靠自己双手赚的,而是父母提供的。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当具备独立生活能力,花父母的钱,享受自己潇洒的大学毕业生活,这不是一个健康的生态。当然,只要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许可,不管毕业消费花了多少钱,外人无权说三道四。
总而言之,大学生毕业消费花了多少钱不是重点,关键是大学生要量力而行,要选择自己需要、对自己有意义的毕业活动,不能盲目跟风,要在毕业消费中成长、获益,要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去享受毕业消费生活的快乐。(来源:读后感怎么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