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宜昌以节促建、以节促变提升城市品位

来源:[ 三峡日报]   2016-06-22 10:51:56 作者:   选择字号:大

  猴年端午,诗画之城魅力尽显。188万国内外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成为宜昌城市品牌和美好形象的传播者。

  近年来,宜昌始终把“以节促建、以节促变”作为大城建设的“驱动器”,促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生态为先,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去年9月,第六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第五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在宜昌举行。

  为了迎接八方宾客,宜昌规划展览馆、宜昌市博物馆、钢琴文化创意产业园等20多个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扮靓了宜昌城。

  今年,市委、市政府秉承生态为先的原则,加速推进“以节促建、以节促变”重点项目,涵盖文化、旅游、城建、交通等各个领域。

  至喜长江大桥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生态桥”。为保护濒临灭绝的“水中活化石”中华鲟,大桥选择了一跨过江方案;为了防止桥面雨污直接流入长江,大桥在每段箱梁的两侧,都预留了凹槽。这两项设计增加了建设成本2亿元。

  5月,总投资约80亿元的环城南路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破土动工,拟建设的古建筑群被称为“宜昌新八景”,也被市民称之为“宽窄巷子”。西陵区区长任蔚评价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宜昌城市新地标、市民生活新平台”,是“老宜昌的底片,新宜昌的客厅”。

  眺望点军桥边河畔,“宜昌百合”奥体中心含苞待放。项目负责人余庆说:“一场四馆预计2017年底全部建成,其中体育馆将在今年内完工”。论规模,宜昌奥体中心在全国地市州中处于领先地位;论接待能力,建成后可为承接国际单项赛事、国内综合赛事。

  9月前,宜昌教育界的两大翘楚——宜昌一中、夷陵中学新校区即将落成。其中总投资约6.6亿元的夷陵中学新校区作为目前宜昌占地最大的中学之一。项目经理刘政亚介绍说:“新校区尽可能尊重原始地貌,保留自然山体,铺设草坪绿化10万余平方米,是绿色校园的典型代表。”

  见山望水,城市环境不断优化

  城市品位高低,在于是否宜居、生态、低碳。显然,水泥森林不是盛会的舞台。

  宜昌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少挖山、慎砍树、禁填水”,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城市和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城市的目标,严守生态红线,构建自然与城市相互渗透的生态景观格局。

  今年,全市总长2000公里的“两环十带”、“四纵四横”城市绿道系统全线启动,计划3年内全部完成。届时,将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市域绿道系统的全覆盖。同时,城区滨江公园中段绿道、东山大道至沿江大道循环绿道8月底有望竣工。

  “大宜昌是又大又绿的宜昌”。如今,在宜昌城区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八大公园、六大水系”构成了生态城市不可缺少的“绿肺”、“氧吧”。

  目前,卷桥河湿地公园、求雨台公园等项目深入推进,磨基山公园、柏临河公园、城东公园、滨江公园升级改造即将建成开放。一批海绵公园、海绵校区、海绵城区星罗棋布……

  提及运河公园,市民无不称其为“民生样板” 、“幸福工程”。经过4年建设,14公里的运河沿线,多年来脏乱差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步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目标,变成了人人向往的“景观画廊”,也成了玩转宜昌必去的旅游景点。

  曾经的柏临河垃圾遍地,污水四溢,人见人嫌。总投资2.58亿元的的柏临河湿地公园项目落地后,经过一年多时间建设,“一轴二带四区八景”已现雏形。项目负责人吴宏伟说:“公园年内即可全部完工,届时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蓝丝带,为大城之东再添美景“。

  美化亮化,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洁净的马路、多彩的鲜花、整洁的环境……如今的宜昌,正敞开热情的怀抱,迎接八方宾客。

  近年来,宜昌坚持推进城市整理,实施外墙立面整治、城市管线改造、施工围挡和文化墙建设、杂居小区提档升级等工程,城市形象焕然一新。

  夷陵广场是宜昌的会客厅。为了以全新面貌迎接“三节”,宜昌国贸集团曾投资3000多万元,运用中美合资公司的专业设计,广泛借鉴国内外成功做法对国贸大厦建筑立面进行整治,为大美宜昌增色不少。

  今年,宜昌继续深入推进城市整理工程,全年计划完成建筑综合整治项目250个,以良好的整理成果向中外游客展现美好的城市形象。

  宜昌求索众创中心是中建钢构公司承建的绿色建筑,集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应用于一体,而且创新运用多项技术保证水资源的良好贮存与循环利用,形成了“海绵园区”。

  像这样的绿色建筑,市住建委今年将大力推广,年内力争新建建筑中占比达到50%以上。

  新城新办法、老城老办法。沿江大道166号是移动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杂居楼。伍家岗区投入100多万元,不仅“整形”,而且“换芯”, 对墙面、窗户、屋顶和 公共设施等进行了全面改造,获得市民一致好评。

  另外,每逢重大节庆,市容环境就会迎来一项大考。考砸了,丢的是城市的 “脸面”。为此,市城管局、市住建委等单位加大整治力度,努力营造“绿、洁、畅、亮、美”的城市环境。

  难能可贵的是,广大市民纷纷争当东道主,积极投身到美化城市、改善环境、树立形象的文明创建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宜昌“全国文明城市”的风采。(记者 高炜)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