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杨舒然 通讯员 崔彧)6月28日至30日,屈原故里秭归县连办三场端午诗会--以“聆听生命的声音”为主题的校园诗会,以“屈原的江河”为主题的骚坛诗会,为党的95岁生日献礼的勤廉诗会。它们打破往年单纯以“秭归吟唱”为主的格局,变为多地连吟,共同缅怀诗祖屈原,推广屈乡文化品牌。
6月28日晚,吟诵《橘颂》的清澈童声回荡。校园诗会共分“诉说永恒的欢歌”、“追逐梦想的远方”、“写给光阴的故事”三个篇章,来自秭归一中、二中、茅坪小学的诗社诗人们、学生们,吟诵了《青春的放歌》、《秭归,秭归》等十篇原创诗作,这些诗作或描绘青春的绚烂,或抒发高考后对人生新航线的憧憬,或热切歌颂对屈乡的爱恋。
6月29日晚的骚坛诗会,将屈原的诞生、流放、归宿演绎为归水系、汉水系、湘水系三个诗会篇章。
在象征着屈原诞生的归水篇中,北京著名诗人洪烛吟诵了原创诗作《水的儿子》,追思屈原;随着巨型舞台背景屏幕上闪现出屈原一生流放的水域路线,诗会进入象征着诗人颠沛流放生涯的“汉水系”篇章,荆门籍著名诗人余秀华吟诵了《五月的水系》;在象征着屈子归于自然的《湘水系》篇章中,来自湖南溆浦、湖南汨罗两地的诗人和秭归骚坛诗社农民诗人卢学俊共同登台,三地连吟原创诗篇,完整展现了民间斗诗、以诗会友的文韵遗风。
6月30日晚举行的勤廉诗会,追思屈子忧国忧民、傲骨嶙峋的高洁品格,将传承自屈子的勤廉思想古为今用、学以致用、造福于民。诗会上吟唱、表演了《端午忆屈公》、《我们的誓言》等原创诗歌。整场诗会铿锵正气,现场观众不时欢呼鼓掌。
端午节期间,秭归民间唱诗、斗诗,怀念屈原,由来已久。明清时期,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一批乡绅学者自发成立了民间诗社组织骚坛,从此,骚坛绵延近600年历史,留下了一百多位明清诗人的诗稿。每逢端午佳节,骚坛诗人自带酒菜,聚于乐平里屈原庙,赋诗吟诵,悼念屈原。自2009年始,端午诗会成为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三大主题活动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