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12个县市区出现洪涝灾害,市减灾委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四级响应

来源:[ 三峡日报]   2016-07-05 09:53:10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本网讯(记者肖敏、通讯员王长江)7月4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此轮强降雨已造成当阳、枝江、夷陵区等12个县市区的部分乡镇发生内涝,农作物水淹、倒伏;养殖鱼塘满水、缺口、跑鱼;农房、商铺进水,部分倒损;道路、沟渠垮塌中断,电力等基础设施出现毁损。当阳市河溶镇、夷陵区鸦鹊岭镇灾情严重。据统计,截至当日上午10时,有19万余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2.9亿余元,无人员伤亡。

  7月4日上午,根据灾情发展情况,市减灾委办公室启动四级响应,市民政局召开紧急会议,成立应急协调、灾情核查、款物调配、综合保障4个工作组和1个抢险救灾突击队,由一名副局长带队,分片包县,赶赴灾区查核灾情,指导应急救助。

  为做好应急救助,市民政局已协调省民政厅调拨折叠床500张、棉被500床、毛毯500床、夹衣500件送达当阳。当阳市紧急调拨50万元资金。五峰发放紧急生活救助资金0.5万元。秭归搭建帐篷3顶,发放棉被10床,发放应急生活救助资金0.46万元,救助8户23人。

 

相关阅读:

  50名专家强化地灾排查

  7月3日下午,市国土资源局3个抗灾救灾工作督导组,赶赴全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协调、指导和督办各县市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我市入汛以来已发生地质灾害90余起,其中成规模较大地质灾害15起,防灾抗灾形势严峻。

  市国土资源局宣布,全系统工作人员在抗灾救灾期间取消休假,全员参与抗灾救灾工作。及时启动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充分借助技术部门人员力量,在全市重要地质监测点派驻专家50余人,强化地灾巡查排查力度。

  同时,积极发挥地灾防治 “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优势,确保地质灾害群防群策,3000余名监测员坚守一线,监测点监测全覆盖、无遗漏,依靠群众共同做好灾害防治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政务值守和地灾应急双人值班制度,严格执行信息报送日报和零报告制度,确保抗灾救灾信息畅通。(通讯员卢志亮、付玲玲,记者梅云雄)

  宜都列出防汛“问题清单”

  对安全隐患实行销号制管理

  从6月30日下午开始,宜都市出现大面积强降雨过程。红花套、陆城、枝城3个乡镇出现灾情。昨日上午,记者在红花套镇渔洋溪村受灾现场看到,被山体小泥石流阻断的村级道路已经恢复畅通,村民家中的积水也已排干。

  “我们从7月1日凌晨4点开始组织村民抢修救灾,灾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渔洋溪村二组组长候必益说,目前该村防汛工作重点已转移到安全隐患问题的整改上。

  在该村二组,记者看到一辆挖土机正在对村级道路两侧的排水沟进行疏通。“前段时间岳宜高速项目施工车辆经过,导致部分道路路基损坏,道路两侧排水沟堵塞严重。”该村后备干部徐继波说,趁着天晴,他们想尽快疏通排水沟。

  6月30日晚,面对灾情,红花套镇党委、政府迅速组织全体干部分赴各驻村点、企业查看灾情,组织群众抢险救灾。同时,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水库、沟渠等危险地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列出防汛“问题清单”。记者看到这份清单的内容包括:3处易形成山体小泥石流地段、4处易严重积水路段、34座易漫淹桥涵、46口易漫水堰塘等安全隐患。

  “对这些隐患我们将实行销号制管理,整改一处销号一处。”红花套镇镇长李先宁介绍,该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问题清单”中的每一条安全隐患问题都责任到人,对重点区域实行一人一岗。同时,分区制订安全撤离方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防汛抢险专题培训,提升人员的防汛抢险能力。(记者曹阳、通讯员谢亚超)

  秭归五项措施确保水库安全

  7月4日记者从秭归防汛指挥部获悉,为确保汛期水库防汛安全,秭归采取五项措施:将全县23座水库控制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观音堂水库在7月5日以前将水位降至238米以下运行;各水库行政责任人迅速开展现场巡查,水库管理员24小时驻库值守,并保持电话畅通。每隔6小时向县防办汇报一次水位情况,紧急情况及时上报;各水库备足抢险物资,以应急需。防汛抗旱应急服务队迅速备足抢险物资,组织好应急服务队员待命;加强对水库下游影响区的警示、宣传、巡查等工作;涉水景区(泗溪风景区、九畹溪漂流景区)从7月3日起关闭至7月7日。(记者何宝喜)

  枝江仙女镇开展抗洪救灾

  7月1日,枝江仙女镇灾情救援现场。受持续强降雨和龙卷风影响,仙女镇多处房屋倒塌,农田鱼池被淹,道路交通受阻。灾情发生后,仙女镇党委、政府迅速组织开展救援。全镇组建22个防汛巡查专班对各村灾情24小时监控巡查。目前,受灾的村民已开始生产生活自救。(记者 王昌明 通讯员 陈捷)  

当阳河溶镇启动灾后防疫

 曾遭最大降雨 目前积水陆续退去

  6月30日以来,全市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最大降雨在当阳市河溶镇,造成全镇32000人受灾,约3.5万亩农田受灾,支干道路冲毁10余条,进水农户600多户。昨日,记者获悉,目前该地的灾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正在进行灾后防疫和相关的沟渠疏通工作。

  灾情发生后,当阳市委、政府领导,相关市直部门负责人先后到达一线查看汛情,并组织转移受灾群众。冒暴雨,查水情,排险情,该镇对60多户150人进行了紧急转移,对部分渠系进行了抢险加固,最大马力开通电灌站,借调排灌设备支援排水。其中,河溶境内漳河渡口全部被淹,民耀、民合成一片孤岛,近五千人被困,三百余人出行困难。7月2日,市人武部紧急调配两艘冲锋舟到河溶,河溶镇分别组织在李家渡、民合渡口转运群众及物资。“村民都受灾了,我坐不住!”在红明村朱家垱水渠边,尽管患有腰椎肩盘突出、高血压等疾病,腿脚不便的65岁老书记严文金拎着沙袋跑在前面。在多处被淹没的育溶路上,交警中队、派出所和镇村干部在公路上值守一天一夜,指挥来往车辆绕行他处,实行交通管制,确保群众出行通畅。大水退后,镇村干部纷纷察看灾情,商讨灾后恢复事宜,组织群众生产自救。(记者 李玉娴 通讯员 易佳)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