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平均8个岗位抢1个人 为何没人愿意做工匠?

来源:[ 三峡晚报]   2016-07-13 10:32:02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本报记者高炜

本月起,为期两个月的宜昌首届高级技师培训班开班,这也标志着宜昌市技师培训项目正式启动。

“宜昌高技能人才太少了,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还要去外地招募,如何培养本土的高技能人才,一直是个难题。”宜昌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胡扬帆说。

据了解,目前,宜昌市技能劳动者达43.5万人,高技能人才8.2万人,其中高级技师的数量仅为3900人,称得上是百里挑一。

技工荒已是老话题

多个行业出现人才断层

高级技工稀缺,在宜昌已经不是新问题了。早在2000年,因为高技能人才缺失,市政府就发布了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暂行规定,希望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

2004年,《宜昌市优秀高技能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出台,对高技能人才不仅给予相关津贴,还享受优秀人才补充养老保险待遇、休假疗养、体检等。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技工荒”依然严峻。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宜昌高级技师以上人员3900人,高技能人才8.2万人,在宜昌工人中占比仅为18%,没有达到湖北省制定的30%的标准。

“宜昌市平均每8个岗位争抢1个高技能人才,未来3-5年,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3-5万人。特别是纺织、化工、电子、机械类行业技能人才出现断层状况。”胡扬帆说,现在每年有5000多人申请高级工以上职称,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随着珠宝、汽车、信息等产业的发展,以前宜昌几乎没有这样的工种,也没有相关专业培训,生产企业对相应技工的需求将更加迫切。

记者了解到,宜昌首届高级技师培训班吸引了67名学员前来学习,经过2个多月的理论和技能实训后,他们将参加统一考试,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主任刘兵介绍:“启动培训项目,也是为了培养一批大师级工匠,为宜昌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愿进技校的人不多

部分企业也不重视培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技工类院校的招生情况并不理想。

“城区的生源大多能继续上高中或大学,农村家庭条件好的也一样,条件较差的,宁愿选择外出当学徒,也不愿多花时间读技校。”一名技校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说,每年中高考之后,都会到乡村寻找生源,但收效并不大。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不重视人才培养,也是高技能人才缺乏的原因之一。

“作为学校来说,只能成为高技能人才的‘摇篮’,真正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技能人才,还需要企业给予相应的激励和支持。”湖北三峡职业技师学院校长侯江说。

做技师能名利双收

脏累差老观念早过时了

“在老观念中,一说到技术工人,总想到脏累差,其实已经过时了,在宜昌,有很多技术工人成长为高技能人才,现在可谓是名利双收。” 胡扬帆说。

1993年初,邹万兴进入宜昌市黑旋风锯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热加工段的一名工人,两年后,他在工作中发现公司使用的平面磨床有改进空间,经他主持设计的消音校平桶,被公司命名为“万兴校平桶”。工作中,邹万兴主持或参与的技术改造达20多项,为公司节约维修成本80多万元。如今,担任公司安全质量部主任的他,已在宜昌购房成家,年收入也达到了20万元以上。

湖北三峡人才市场统计,今年春节后,技工类人才的需求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技工的供给量并没有变化,中高级技工近年来薪情一直看涨,如焊工、钳工等高级技工月薪达到了4000元以上。在黑旋风、华强科技等企业,一些优秀的高级技师待遇已相当于公司副总。

“像邹万兴这样的,在宜昌还有很多,只要肯吃苦、肯钻研,成为高技能人才,就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胡扬帆说,准备在全市开展优秀技师和高级技师评选,凡是选上的,不仅有政府给予的津贴,还有其他相关福利。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