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李鹏飞、通讯员彭定新)7月18日以来,宜昌市再次遭受强降雨袭击,五峰、当阳、夷陵、长阳、点军、秭归、远安、城区等地普降大暴雨,多地为特大暴雨。受强降雨影响,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洪涝灾害严重、灾害损失严重,五峰湾潭、采花等乡镇道路、电力、通信中断。水库、中小河流水势上涨迅猛,沮漳河河溶站已于7月19日16时40分超设防水位。据气象部门预报,后期降雨还将持续,防汛形势异常严峻。
根据《宜昌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7月19日17时将我市防汛应急响应由Ⅳ级提升到Ⅲ级。提升到Ⅲ级以后,各级防指负责人、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迅速进岗到位,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加密会商,落实防汛预案,科学调度,加强巡查排险,强化监测预警,落实包保责任,及时转移危险区群众,加强信息上报等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力争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关阅读:
新一轮强降雨来袭 致宜昌市多地受灾
各县市区相继启动防汛应急响应
本网讯(记者李鹏飞、通讯员彭定新)昨日宜昌市南部、东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当阳、五峰、夷陵区部分乡镇出现大暴雨。受此轮强降雨影响,当阳、五峰、夷陵、远安、猇亭等地受灾,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损失巨大,部分乡镇交通、电力、通信中断,无人员伤亡。
监测数据显示,19日2时至12时,当阳淯溪镇、夷陵区鸦鹊岭镇、五峰湾潭镇出现大暴雨,最大日降雨量为当阳淯溪镇白石港站231毫米,次大五峰龚家坪水库站217毫米。
另据市水文监测显示,19日8时,长江宜昌站水位46.41 米,比18日下落0.72米,距设防水位5.59米,较1998年同期水位偏低6.37米,流量23000立方米/秒;湾潭站19日1时10分开始起涨,起涨水位179.22米,8时水位182.20米,涨幅2.98米,目前水位仍在上涨。此外,受降雨影响,部分中小河流水势上涨。
受降雨影响,昨日五峰泗杨溪傅家堰段水位上涨7.30米。当日上午,五峰全面紧急启动人员避险转移,3座小型水库和龚家坪水库(中型)开始泄洪。
同时 ,此轮降雨造成当阳各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淯溪、庙前、王店镇受灾严重。
昨日,气象部门发布当阳、五峰红色预警信息后,市防办及时与当阳、五峰等地降雨较大地区联系,督促落实各项避险转移措施。
此外,市防指于17时将防汛应急响应提高到Ⅲ级;市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响应提升到Ⅲ级;五峰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点军区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当阳市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长阳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全部进岗到位,深入一线抢险救灾。
五峰、当阳等8县市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
宜昌市自然灾害救助预案响应级别升至Ⅲ级
本网讯(记者肖敏、通讯员王长江、实习生陈莹颖)7月19日,从市民政局获悉,受7月17日夜间开始的入梅以来第6轮强降雨影响,五峰、当阳、长阳等8县市区出现灾情。市减灾委于昨日18时将自然灾害救助预案响应级别提升至Ⅲ级。
据统计,截至19日17时,此轮强降雨造成我市11万余人受灾。其中,五峰降雨主要集中在湾潭镇、采花乡南部,造成该县8115户22723人不同程度受灾,紧急转移安置536人。当阳市45680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846人。长阳7个乡镇42个村14086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80人。夷陵区22000人受灾,倒塌房屋14户25间,紧急转移安置121人。其中,鸦鹊岭镇受灾最严重,受灾人口11500人,紧急转移安置32人。
从17日开始,全市民政部门把救灾应急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省民政厅工作组持续在宜昌开展工作近半个月,受灾县市区民政部门组成多个工作组和乡镇一起开展查灾和应急救助工作。19日上午,市民政局紧急调拨当阳市帐篷10顶。省民政厅紧急下拨我市救灾应急资金1210万元,目前已经到达各县市区财政账户。目前各级民政部门正在组织灾情核查,开展应急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