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干群齐心抗灾自救
本网讯(记者林潇,通讯员木弓、周锐)经过交通、公路、电力等部门的全力抢修,长阳境内因塌方滑坡和受损中断的10多条交通干道,涉及8个乡镇、445个台区、2.7万多户的受损输电线路开始恢复。截至7月21日22时,除县城对外班线一直未停班外,全县因灾停班的28条农村客运主干线已有24条陆续恢复营运。电力设施抢修全力推进,目前已有16条10千伏线路恢复送电,因灾停电的67个行政村已有51个村、2.4万多户恢复用电。
据长阳防汛办介绍,入梅以来,长阳降水总量高达556.8毫米,是历年同期平均的2.3倍。7月18日20时至19日20时,长阳普降暴雨,其中磨市镇芦溪村19日白天到夜间,累计降雨量高达254.5毫米。
持续的暴雨洪涝灾害给该县造成了巨大损失。据长阳民政局21日16时公布的最新灾情统计显示,全县11个乡镇121个村63665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391公顷,倒房93户149间,部分村镇发生塌方滑坡,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7932万元。
灾情发生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迅速启动了防汛三级响应和自然灾害救助三级响应,县领导带队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一线靠前指挥和督导抗灾救灾,同时紧急下拨救灾资金450多万元到乡镇。水利、国土、农业、交运、公安、电力、通信等相关单位,也迅速组建专班奔赴灾区,与乡镇干部一起投入紧张的抗灾救灾。县委书记赵吉雄19日到渔峡口镇枝柘坪灾区巡查灾情时,得知仍有22名村民被洪水围困,当即现场设立救援指挥部,经过紧急增援的消防官兵、民兵应急分队的通宵鏖战,于20日凌晨6时成功救出全部被困村民,县民政局连夜为枝柘坪灾区运来了100箱方便面、101箱矿泉水以及蜡烛、饼干、面包等生活物资。目前,设在枝柘坪小学的灾民安置点已集中安置灾民119人,大部分为老人和小孩。县镇救灾专班保证灾民有饭吃有床睡有水喝。团县委组织的17名青年志愿者20日晚抵达枝柘坪灾民安置点,正积极协助镇村干部抗灾救灾。
截至21日16时,全县紧急转移安置灾民3234人。目前,县镇村万名党员干部仍奋战在抗灾救灾一线,积极指导群众抗灾自救,帮助重建家园。
秭归迅速开展抗灾自救
百名技术员下田指导生产
本网讯(记者何宝喜)昨日,在秭归县茅坪镇陈家坝村第一村落茶园里,理事长黎国铭正带领10多名茶农对受灾茶园进行清沟排渍,培育树冠,恢复茶行茶树,保土保肥。
“如果我们按照农技专家的要求去搞,今年夏、秋茶就能挽回暴雨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黎国铭说的专家就是茅坪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姜学枝。7月16日,他带领两名技术员来到该村指导农业生产自救。对植株倒伏的蔬菜要及时扶正,加强病害防治,对不能扶正的玉米和绝收的农作物,要因地制宜及时补种或改种适宜的速生蔬菜。
“按照姜专家的建议,目前,我们正在实施自救措施,通过改种3个品种的大棚蔬菜150亩,加上两个村办企业复产和劳务经济三项收入,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基本可弥补当年损失。”陈家坝村党支部书记傅先新说。
茅坪镇陈家坝村是该镇茶叶、蔬菜种植大村,“7·11”暴雨洪涝灾害中,茶园水毁,蔬菜淹没,畜牧业等损失巨大。
灾情发生后,县乡两级政府和农业技术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了一手抓抗灾、一手抓农业生产自救工作。该镇组织农技专家、中心技术员、科技示范带动户共100多名,深入全镇18个村进行农业技术服务。实行干部包片、专家指导到村、技术员到组、实用技术资料到户的“一包三到”农业生产自救服务模式。
与此同时,该镇还要求农业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把管用的方法指导到位,把管用的措施讲解到位,把实用技术推广到位,把通俗易懂的技术资料发放到位,全力投入到灾后服务农业生产自救中去。
农业抗灾保目标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现场会召开
积极恢复生产 确保完成目标
本网讯(记者李鹏飞、通讯员方素珍)7月21日,宜昌市在夷陵区召开全市农业抗灾保目标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现场会,安排部署当前灾后恢复生产、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及下半年主要工作,会议要求全力确保大灾之年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入梅以来,宜昌市连续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降雨,加上春季低温冰雪冻害,上半年宜昌市农作物受灾面积116千公顷,成灾32千公顷,绝收面积7.6千公顷,造成经济损失5.7亿元。
会议要求,各地要做好农业灾情预警预报,积极指导灾后恢复生产。对受淹田块要尽快组织排水,及时在田间四周开好排水沟,促进农作物根系恢复生长。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指导农民抓好在田作物肥水调控,及时做好灾后管理。此外,要抢时收获,加强农机组织调度,及时抢收早稻,确保不误农时。还要抓住最有利时机,补种、改种、补苗,落实好以秋补夏的各项措施,确保任务目标全面完成。
此外,会议还要求各地抓好病虫害防控工作,做好病虫监测,做到精准预报,强化科学防控,确保技术到户,防治到田,不留死角。
4小时抢筑子堤1750米
当阳菱角湖围堤抢险保安全
本网讯(通讯员牛运洪,记者天好、尤蔓、蓓蓓)7月21日,当阳防汛主战场转到草埠湖,菱角湖水位已经超过42米保证水位,且还在每小时上涨0.01米,围堤靠草埠湖一侧4万多亩耕地和1.5万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汛情就是命令。当阳市防汛指挥部接到险情汇报后,迅速奔赴该镇召开紧急会议制订对策。随即调入防汛编织袋2.1万条、应急灯100盏、石子20万方、木桩1000根、挖掘机4台、其它各类运输车辆20台套。
该镇金龙、符台、开源、镇南等8个村的干部群众接到通知后,从沮漳河、百里长渠一线、二线防汛现场撤离后没有回家而是直接赶到菱角湖围堤。17时20分,抢筑子堤正式开始。挖掘机从堤下起土挖到围堤上,各村按分配段面,人工装袋,按地势垒堤0.3至0.5米高。经过800多名干部群众近4个小时的紧张抢筑(上图),一道长1750米的子堤一字排在靠湖面一侧,到21时30分筑堤结束,没有出现漫堤溃口等事故。
金龙村村民钟吉凤全家劳力齐上阵。她告诉记者,虽然自家农田涝灾严重,但是保围堤是最大的事。“舍小家保大家,保住了围堤也就是保住了自己的家。”
据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菱角湖地势低洼,周边近期降水量特别大,入湖的水量达32个流量,而长江水位顶托又排不出去,目前湖水仍在上涨中,超保证水位运行还需几天时间。
一整夜的暴雨之中——
他从清江库区救起八人

曾祥高(左三)忙着巡视抢险救人。
通讯员 木弓 余枭 记者 林潇
对45岁的长阳磨市镇柳津滩村一组村民曾祥高来说,7月19日晚上的大暴雨他可能永远也不会忘记。
他是一个渔民,在高坝洲库区柳津滩村段,他也有自己的网箱。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柳津滩村抢险应急专班的成员。
7月18日至19日,清江流域普降暴雨,清江梯级水库水位快速上涨。事后得知,长阳这次降雨强度超过50年一遇。
7月19日14:30,曾祥高接到了村里的抢险任务通知,这时他正在自家网箱上忙碌,大雨还在下个不停。
尽管自家网箱还未完全加固好,但他二话没说,迅速上船离去,开始巡视抢险应急任务。
15:00,他负责的一、二、三组水面陆续迎来洪峰;16:00,水域上陆陆续续开始出现上游冲击下来的网箱。此时渔民们都忙碌在自家的网箱上,忙着转移鱼和加固网箱。
随着大雨加剧,隔河岩泄洪量加大,很多渔民已经无法通过自家木筏回到岸上,曾祥高开着自家的机动船,开足了马力来回巡查,疏散渔民,安全转移渔民上岸,这一忙就忙到了夜幕降临。
天黑了,雨却越下越大,暴雨阻挡了视线,随着泄洪量不断增大,上游加固的网箱根本无法承受,更多的网箱残体顺流而下,并与下游网箱发生碰撞,主航道上的网箱逐渐连成一片,并在暴雨和洪水的掩护下横冲直撞。
曾祥高驾船在雨中抢险救人,他只能听见船与浮筒“砰砰”的撞击声和网箱钢管的崩裂声。
当时场面已经失控,仍有部分渔民不愿离开自家网箱,不忍心抛弃一家人的“希望”,还留在网箱上不肯撤离,而此时极有可能因为网箱碰撞和暴雨袭击出现生命危险。
紧要关头,曾祥高毫不退却,尽力避开残渣和浮筒,加强沿线巡视,加大马力追赶连人带箱一起被冲走的渔民。
从16:00到次日00:00,曾祥高冒着暴雨和翻船的危险,成功解救了8人,但他自家的网箱却因次生灾难的发生而损失惨重。
当天他一直坚持巡视抢险救人直到次日8:00,回到岸上的曾祥高,因为过度劳累来不及吃东西倒床就睡着了。
此次大暴雨对柳津滩村的网箱养殖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据事后初步统计,仅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0857万元。
“很惨!万幸没有人员伤亡!”柳津滩村党总支书记王功涛事后感叹说了这样一句话。
由于救灾任务艰巨,连日来曾祥高一直忙碌在船上,接人送人,防止次生灾害,大伙看到的多是他疲惫的背影,但这背影无疑是这个多灾多难的梅雨季节里最美的身影。
大树歪倒堵死高速路
高警冒雨拖树保通畅
本网讯(记者王夙志,通讯员左腾、黄创)7月20日上午,在暴雨冲刷下,荆宜高速荆宜向91公里处一棵大树歪倒在公路中间,将车道全部堵死。高速交警当阳大队巡逻民警发现险情后,冒雨移动树干,腾出超车道确保道路畅通。
当天上午9时,高警当阳大队两名民警在巡逻中发现,护栏外一棵大树倒伏到高速公路上,将3条车道完全堵死。由于树干太重加上枝叶茂密,两名民警与赶来支援的同事都无法将大树挪开,只能勉强移动树冠部分,开辟出超车道供车辆通行。随后,民警与闻讯赶来的养护部门一起对现场进行清理。半个多小时后,大树被锯掉移至道路外,该路段完全恢复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