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机场居首 伍家客运站垫底
本网讯(记者杨婧、通讯员卫计宣)7月21日,市爱卫办公布了7月18日、19日对城区6家出行公共场所的专项检查结果:其中,三峡机场得分最高,宜昌伍家客运站得分垫底。
此次市爱卫办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国家卫生城市暗访评价表》标准,对6个场所的健康教育、控烟、环境卫生、“十乱”整治、公厕卫生、病媒生物防制六大方面进行了评分。结果显示,6个场所均分为104.5,得分率达80%以上。排名依次为:三峡机场、宜昌长途汽车客运站、夷陵长途客运站、三峡游客中心、宜昌火车东站、宜昌伍家客运站。
其中,宜昌伍家客运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垃圾收集容器未密闭;未见灭鼠毒饵站,有蚊蝇孳生地存在;宜昌东站则是垃圾清扫不及时,地面有散落垃圾和烟头;三峡游客中心控烟宣传有待加强,禁烟区无劝阻员、病媒生物防制设施有待完善、灭鼠毒饵站标识破损未及时补充。
市爱卫办要求,下一步各场所要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认真履行职责,完善垃圾清扫保洁制度,及时清理场所垃圾,更新垃圾收集容器等,更换加盖垃圾桶,消除蚊蝇孳生地;规范增设灭鼠毒饵站,固定安装、设置警示标识,专人监管;完善健康教育及控烟,及时增加吸烟劝阻员。机场、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是创卫的窗口单位,要高标准,把窗口单位打造成全市创卫工作亮点。
市卫生、公安联手打击非法行医
让“黑诊所”无处遁形
本报讯(通讯员向阳、记者黄春梅)7月20日,市卫生监督局和伍家区卫生、公安联合执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铁腕”打击非法行医,再次取缔了城区一家“黑诊所”。
当天下午,卫生执法部门收到举报后,迅速组织市、区两级卫生、公安展开联合行动。执法人员来到伍家岗伍家乡汉宜村铁路边一处民居, 屋内设有诊疗室、输液室,摆放着药柜和诊断桌。药柜内摆放着100多种药品和价值近万元的血糖仪、外科缝合用品等药械。其中葡萄糖注射液10箱、各种型号的注射器100多件,还有9箱常用抗生素、维生素等散装药品。
执法人员现场看到,诊所内的墙角还挂着蜘蛛网,药柜内满是灰尘,抽屉里有蟑螂,“消毒液”已经变黄。清点中发现,许多药品来历不明,去年过期药品还在使用,诊所内无急救设施和急救药品。进一步调查检查发现,该诊所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却内、外、儿科疾病都能看,“全科大夫”李某只具备初中文化程度,也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
在公安干警的配合下,卫生执法人员当场对“黑诊所”进行依法取缔,并对药品和器械进行了查扣。
据悉,今年市委、市政府把打击非法行医、取缔“黑诊所”作为“迎接全国卫生城市复审”的重点内容。自1月以来,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已开展多次联合执法行动,出动执法人员30次,共取缔非法行医20户次,其中黑诊所5户,立案处罚6户次,没收各类器械60余件,药品30余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2件。
“黑诊所”为何屡禁不止?
今年以来,宜昌市共取缔非法行医20户次,其中黑诊所5户。高压打击态势之下,“黑诊所”为何屡禁不止?
据市卫生和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副局长许宝华介绍,一是高昂的利益驱使,“黑诊所”使用成本低廉的劣质原材料,却赚取翻倍的利润;二是“黑诊所”无牌无照,经营成本低,很多并没有太多的药品和值钱的器械,一旦被执法人员没收,很快就可以从市场再买一批,然后换一个地方再开张;三是其在城中村及城郊结合部还有一定市场,一些农民工为了省钱而到“黑诊所”就医。
许宝华表示,目前“黑诊所”在宜昌主城区基本没有藏身之地,而是零星分布在城中村和城郊接合部。下一步,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哨所点,安排卫生协管员每周到城中村巡查。市民如果发现“黑诊所”,24小时均可拨打电话0717-6444655举报。
记者 黄春梅 通讯员 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