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新闻网消息(通讯员但军 付晶)直升机在空中盘旋,地面上,伤员和医护人员翘首以待,直升机刚一停稳,医务人员迅速将伤员用担架抬上飞机,安置妥当,关闭舱门,飞机随即起飞,将伤员送往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进行抢救。
急救人员将“伤者”送上直升机。本报记者李理 摄
据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俊介绍,一段时间以来,南方频发洪涝灾害,数百万人受灾。洪涝灾害中受伤的伤员常常因为地面救援无法到达而错过黄金救援时间,使用直升机运送,能够有效弥补在灾害中医疗救援的不足,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为抢救赢得更多时间。
本次演练模拟的情境是转移一位因为泥石流导致额头受伤出血、多处骨折的“伤员”。下午两点半,记者跟随飞机准时从宜昌市中心医院出发飞往江南泥石流现场,飞机到达前,现场医护人员已将“伤员”进行处理,用担架固定好,飞机降落后,医护人员迅速做出反应,顺利将伤员转移。整个过程在20分钟以内,符合国际标准,起降的过程中感觉非常平稳,颠簸幅度小,和平时坐车没什么区别。
在实战演练前,医院的救护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包括了解救援机型、乘机安全教育,应急情况处理等,
“我院和金汇通航公司共同签署合作协议,这代表着立体式、全方位、高效率的救援体系正在形成。”杨俊向记者强调
记者从参与此次联合演练的上海金汇通航公司负责人了解到,这一次救援当中用到的雷昂纳多AW-109,是轻型双发直升机中最先进的一款,里面配备齐全,可以适应商务运输、医疗急救、警务巡逻等要求,最高速可达到290公里每小时。
如此高端的医疗服务,恐怕不便宜吧?金汇通航的负责人介绍,根据不同机型,费用在4万到7万一小时,普通百姓很难承担。为了让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快速高效的空中医疗救援,金汇通航将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直升机航空医疗救援产品,目前,中国人寿“飞常救援”一天一块钱左右,针对出生28天以上,不超过65周岁的人,可以投保,不仅针对车祸等突发意外事件,投保人突发心肌梗塞、脑溢血等37种机型疾病而远离医院的,也可以呼叫直升机。
跟国际接轨 湖北救援在路上
直升机城市医疗救援在20世纪中后期出现后,目前已经获得快速发展,美国、德国、法国、瑞士等国的大中城市都已广泛使用,美国执行空中救援的直升机就有近1万架。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采用直升机空中医疗救援,可以提高25%的生还率。但在我国,直升机救援还处于起步阶段。
这一次的演练,验证了紧急灾害中空中救援的实力。事实上,早在今年五月份,湖北省卫计委已经和金汇通航签订协议,共同构建湖北省空中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第三季度准备在湖北省投放2架专业医疗构型直升机,实现直升机在30分钟内起飞,45至60分钟到达的国际标准,打造覆盖全省的“黄金一小时”生命救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