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雷鹏程 通讯员 杜鹃)7月1日以来,宜昌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百名专家、千支乡土队伍、万名书记”宣讲活动共2000余场,受众15万余人次,在全市唱响了新时代砥砺前行的主旋律,形成了学习宣讲的热潮。
专家库+专题库 点单宣讲面对面
“95年的筚路蓝缕与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学习讲话精神,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市委宣传部组织市内社科专家精心备课,推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宣讲菜单,为各地各单位提供点单式宣讲服务。
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共成立了400余人的专家宣讲团,其中市级宣讲团102人。专家宣讲团成员针对党员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准备了500余个授课专题,内容涵盖总书记讲话精神、党章党规、党史国史、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省市战略、经济形势、传统文化等各个方面,有效满足了各地各单位的学习和师资需求。
市级专家宣讲团成员、市委党校梅祖寿教授近期在市直单位、乡镇等宣讲“七一”重要讲话精神10余场,解读“初心”的三大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大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八大关键等,深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市县两级专家宣讲解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已达300余场次,在全市的学习宣讲活动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此外,市委宣传部还向各地各单位积极推荐省级宣讲专家及专题,刻录发放市委中心组学习光盘,近段时间以来,市内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学讲话精神、听辅导报告、看学习视频,学习活动形式多样、气氛热烈。
讲故事、演节目——乡土宣讲深入人心
“乡土宣讲队”是活跃在宜昌城乡基层的宣讲队伍,他们是从退休教师、老党员、社区网格员、文化中心户、道德模范、荆楚楷模中挑选出来的宣讲人才,也是行走在乡间的理论“货郎”,他们三五人一队、随时随地开讲,讲故事、演节目,把总书记“七一”讲话用群众喜欢的方式唱出来、演出来,深入人心、凝聚人心。
在枝江市肖家山村,50岁的老支书胡保成带领乡土宣讲队,用自编的快板“习总书记发号召,两学一做活动好。党员干部比学习,大江南北风气好,祖国一片新面貌……”,唱响中央“好声音”。
“农民要奔小康,离不开罗官章,他是我们的贴心人、好榜样!”五峰牛庄村宣讲队以三句半、耍须调、说唱等形式,宣讲退休县官罗官章回乡扶贫19年的先进事迹。
伍家岗区“金花姐妹公益宣讲队”创作编排抗战诗歌《磨基山的诉说》,用家乡的发展成就形象生动地宣传“七一”讲话精神。
当阳市玉阳办事处三里港村文艺宣讲队专门创作小品《不忘初心》,以一家两代党员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不同认识引发的矛盾为主线,通过文艺的形式告诫广大党员要严格自律,无私奉献,做合格党员。
2015年底,宜昌市“乡土宣讲队”被中宣部表彰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如今,在宜昌市城乡大地上活跃着1700余支乡土宣讲队,每个村、每个社区都有一支宣讲队,重点企业、重点学校也有宣讲队,基本做到了全覆盖。
书记讲理论 党课进支部
“万名书记讲理论”是宜昌市“百千万”理论宣讲活动之一,全市万余名党组织书记采取专题辅导、讲议结合、对谈交流等形式,围绕“七一”讲话精神做好宣讲诠释、答疑解惑、凝聚人心的工作,大大提升宣讲的凝聚力。
7月初以来,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书记讲理论活动,党委(党组)书记、班子成员、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纷纷走上讲台,让党课走进基层党支部,把“官方语言”“学术语言”转换成群众语言,让广大基层党员深入理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内涵和要求。兴山县峡口镇开展“夜学”活动,组织村支部书记、社区书记为基层党员上“学七一讲话”专题党课。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举办“空中红旗渠精神”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高家堰镇木桥溪村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脱贫攻坚事迹,用讲话精神凝聚起干事创业的人心和力量。
市直各单位近期开展书记讲理论活动240余场。各基层党组织把书记讲理论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围绕“学七一讲话”开展分享好文、演讲比赛、专题研讨、知识竞赛,进一步深化了学习效果。
“微宣讲”延伸宣讲触角
宜昌市着力构建“五位一体、四级联动、全域覆盖”的“微宣传”体系,每个乡镇都建有一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微信平台,每个县市区都建有一个“双宣讲”微信公众号,覆盖所有的基层宣讲员,让宣讲员用上新媒体,延伸工作手臂。同时,着力打造理论“微课堂”“三分钟讲堂”“指尖上的宣讲”“晓轩评说”“逻辑之美”等理论宣讲栏目,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走进基层、贴近群众。
7月以来,各地利用“微传播”宣传宣讲“七一”讲话精神。“魅力黄花”公众号发布的《少年,你了解中国共产党吗》点击率超过3000次,“文明西陵”发布的《我是党员,就在你身边》微视频刷爆朋友圈,被称为是央视公益广告《我是谁》的宜昌版。“枝江发布”刊发“七一”讲话图解,点击率接近6000次。理论宣讲迈入微时代,宣讲实效进一步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