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学子梦圆“金秋”
本网讯(记者高炜、通讯员韩亚)昨日,宜昌城区困难职工吴建军将市总工会送来的3000元助学款,存入即将步入中国民航大学深造的儿子吴丹阳的储蓄卡中,并叮嘱道:“一定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在2016年“金秋助学”活动中,全市各级工会筹集500万元,为2000余名困难职工家庭雪中送炭。在过去5年里,全市已累计筹集助学金2500余万元,帮助10960名困难职工子女梦圆“金秋”。
自2012年以来,市总工会通过“互联网+”服务职工平台,提前掌握了困难职工家庭信息,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的“宜昌模式”。线上,困难职工家庭通过“宜昌工人”官方微信等网络渠道,轻轻一点实现助学申报。比对核实后,相应金额补助便会发放到三峡职工卡,实现信息跑腿,避免了职工跑路。线下,基层工会干部和网格员摸底核实,困难职工信息一目了然,助学政策应帮尽帮。
如今,助学金额由最初的数百元,提高到一次性资助1000至3000元。对于少数学业特别优秀、生活极度困难的职工子女,市总工会实施全额资助、一包到底的“特别资助计划”。2010年至2014年,贫困学子孟祥聪就读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每年获得4000元的特别资助。像他一样享受特别帮扶政策的贫困学子,全市近5年共有50名。
往届学生如家庭仍然困难也可继续得到资助。除了给予资金帮助外,市总工还积极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去年,93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先后前往宜化、兴发等17家大中型企业开展社会实践。
从2014年开始,市总工会“金秋助学”活动不再举办仪式,而是送助学金到家。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罗志勇说:“既要鼓励贫困学子直面生活困难,也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体面受助。”
此外,市总工会还联合相关部门,搭建助学平台,促成社会爱心单位、企业、个人与困难职工家庭结对子。近5年,共有68家爱心单位、520多名爱心人士先后捐助450多万元,资助1500多名贫困学生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