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中心组举行货币信贷政策专题学习会
本网讯(记者雷鹏程 )8月31日,市委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赵军应邀作了题为“落实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宜昌大城建设”的辅导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主持集中学习并讲话。
赵军从金融改革创新中的“四大”变化、促进宜昌经济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等方面,全面介绍了金融组织架构、调控体系、融资渠道、金融业态等方面的变化,对宜昌金融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客观分析了宜昌强化县域信贷投放、扩大直接融资、健全担保体系、丰富市场主体、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潜力,针对当前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剖析。
马旭明说,赵军同志的报告内容丰富、观点精辟,为我们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金融中心提供了重要启示。他指出,金融机构是金融活动的主体,也是金融资源的载体,我们要不断健全金融机构,在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发展更多的金融机构,把金融机构的触角延伸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创新金融产品和推动金融业态转型升级,引进一些外省市的金融机构包括战略投资者来宜昌发展。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招商工作力度,积极引进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租赁、基金、资产管理等金融机构入驻宜昌,积极推动形成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金融体系。
马旭明强调,要不断做大金融总量,在融资方式上实现新突破。要采取搭建对接合作平台、健全担保帮扶体系、鼓励创新金融模式等有效措施,不断做大存贷款余额规模。要继续发挥信贷市场主渠道作用,满足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短期周转资金需求。要重视推动企业进入股票市场融资,建立上市企业后备库,加大对企业的梯次培育力度。要抢抓机遇“窗口期”,采取PPP运作模式、直投、委托投放模式,吸引保险资金、信托资金、金融租赁支持宜昌重大项目。要积极发展跨机构合作信用产品,大力发展股权股票质押融资、信用保险、担保贷款、资产证券化,盘活各种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要发挥民间金融机构在信贷专营方面的优势,提高金融资源本地化运用比例。要加强银政企信息对接和三方交流,实现合作共赢。
马旭明要求,要不断优化金融环境,在信用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进一步做好政府“增信”工作,健全和完善增信机制,着力解决产业企业融资中的“担保难”和“抵押难”问题。要加快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加快实现金融系统社会信用数据交换共享和联动监管。加强宜昌信用体系建设,不仅要有传统的“硬措施”,也要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形势,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更加高效地优化宜昌的信用环境,进一步将宜昌打造成为“信用高地”、“资金洼地”。
市领导李亚隆、鲍清芬、廖达凤、刘学甫、袁卫东,市委中心组成员,市直机关、中省在宜单位和市属重点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报告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