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凡)环保部日前发布《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6)》,披露了全国城市声环境现状以及噪声防治工作的总体情况。2015年,全国共有3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昼间总点次达标率为92.4%,夜间为74.3%。昨日,记者综合宜昌上半年声环境监测报告发现,宜昌城区二季度噪音比一季度有所降低,部分监测点噪音分贝超标。
根据环保部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最“吵”的地方,并非京沪等特大城市,而是以均值58.9分贝位列第一的贵阳,哈尔滨紧随其后,城市噪音的建筑施工投诉占比最高,宜昌环保部门对宜昌城区进行的声环境监测结果表明,今年二季度和一季度相比,监测的各类声环境功能区中,噪音分贝均有所降低。但夜间监测值相比白天,超标功能区监测点较多。
据了解,按照居民住宅区、商业金融区、工业区等声环境功能区,宜昌城区设有一针厂(3类声环境功能区)、四O三(2类声环境功能区)、一医院(1类声环境功能区)、博物馆(4a类声环境功能区)、国税局(4a类声环境功能区)和西陵区政府(2类声环境功能区)共6个功能区噪声监测点,采用24小时连续监测方法,每季度监测一次。
为民宅建隔音窗 宜昌多措降低“声污染”
今年7月,伍家岗区一家企业夜间仍继续生产作业,噪音扰民严重,被环保部门现场责令整改。据了解,为降低城市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宜昌今年来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声污染”。
今年以来,宜昌市环保局12369环保投诉热线已处理多起市民关于噪音扰民的投诉,包括西坝某船厂在内的多家企业被责令整改并处罚。为了防止建筑施工噪音扰民,今年5月,宜昌市住建委下发通知,规定各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时间表,禁止施工噪音。此外,在宜昌城市整理过程中,也为多户临街居民楼统一安装防噪隔音的窗户。
对于噪音较大的交通道路,宜昌也采取了安装隔音墙、限速等方式予以减噪,如刚刚通车的至喜长江大桥,就安装了引桥隔音墙,以减少噪音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