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
本网讯(记者雷鹏程)9月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主持召开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要求紧扣重点任务,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落地落实,努力为长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区域支撑。
黄楚平充分肯定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开局好、态势好、效果好,专家技术团队务实的作风、敬业的精神、负责的态度值得学习,令人敬佩。他指出,开展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高度契合建设生态长江、推进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决策,对于打造长江守护第二道生态安全屏障(三峡屏障)具有重要意义,要在认识上再提高,继续坚定抓好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长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区域支撑。要在理念上提升,以五大理念指导生态治理实践,坚持走“生态优先、产城共融、城乡一体、人城共进、智慧个性、包容共享”的发展之路,真正“绿心”、“绿脑”,为绿色发展勇探新路。要在行动上提速,不断增强机遇意识、主动意识,抢前争先,积极作为,务求实效。
黄楚平强调,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抓住关键点、找准切入点,把绿色理念变成行动自觉、把规划设想变成绿色实践,把作品“写到”广袤的大地上。要紧扣生态守护、生态产业、生态金融和生态公民四大重点任务,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上台阶,三年出形象”的目标,科学制订生态治理“宜昌试验”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有序推进。要落实具体项目,精心谋划、捆绑、包装、争取、招商,形成一批重大生态治理项目。要建立生态治理试验项目清单,强化项目化的推进模式,按照“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的要求,把生态治理试验落到实处。要突破关键领域问题来抓,大力推进生态守护立法工作,创新生态金融,发展生态产业,推进生态社会治理,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
黄楚平要求,要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应急与谋远相结合,按照“市级主导、专家主持、县镇(乡)主体、公民参与”的推进模式,整合分散化的生态试点试验创建工作,强化资源共享,完善推进机制,形成强大合力。要加强宣传造势,重点围绕“做什么”、“怎么做”、“成效如何”强化宣传,总结经验,推介典型,加强引导,进一步营造“人人、家家、处处、时时”参与生态治理试验的浓厚氛围。要把生态治理试验作为“书记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作为全市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事项来推进,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强化督办落实,确保每一项工作、每一项措施落地落实。
马旭明就进一步推进生态治理“宜昌试验”进行部署,他说,要在对接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国家布局在宜昌落地,充分发挥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要强化生态红线、生态禁区意识,突出公民教育,确保生态治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强化技术支撑,加强与专家团队对接,探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要完善体制机制,成立工作专班,调整和充实生态治理试验机构力量。要强化保障,探索建立生态治理基金,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进来。要强化宣传,加强媒体跟踪,不断扩大生态治理“宜昌试验”工作的影响力。
会议听取了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情况汇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情况汇报、自然资源资产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情况汇报和宜昌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
城乡社区社会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赵曼、副主任蒋天文,三峡大学校长何伟军,市领导廖达凤、马学军、王国斌、刘建新等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