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郑芝权的三个“没想到”

来源:[ 三峡日报]   2016-09-13 10:19:47 作者:   选择字号:大

郑芝权的三个“没想到”

  本网讯(记者 黄春梅)9月初,记者沿着盘旋的山路来到秭归县茅坪镇罗家村,和党总支书记郑芝权、扶贫工作队员周伦走访农户。一路上,郑芝权感慨他有“三个没想到”。

  没想到村民和“亲戚们”走得真热乎

  “感谢扶贫工作队,帮我们家解了大难!”来到贫困户关永柱家,一家人谈到精准扶贫,眼圈都红了。

  关永柱今年3月因风湿病到宜昌住院,市委宣传部领导专程到医院看望,并送去了慰问金。他的女儿关蓉在武汉纺织大学读大二,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至少需要1.5万元。然而夫妻俩在地里“刨”、在外打零工,怎么也挣不到这么多钱。扶贫工作队得知情况后,很快帮助关蓉申请到了每年5000元的思源助学金。

  顺着小路来到贫困户李延智家,一台崭新的玉米脱粒机正在高速运转。“多亏方书记帮忙,收玉米再也不用手掰了。”去年底,宜化集团化机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方丹华来家里商量脱贫办法,得知李师傅患有风湿病,想买台玉米脱粒机。方丹华第二次上门时,机器就带来了。

  采访途中,郑芝权还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贫困户陈斌因病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宜昌三峡广电总台伸出援手,联系市社会福利院进行照料和护理。今年6月,陈斌的父亲去世,广电总台还安排专人为老人办丧事。“全村160个贫困户,市委宣传部、宜昌三峡广电总台、宜化集团172名干部对口帮扶,每个贫困户都有1至2名干部‘亲戚’。”郑芝权感慨,贫困户与“亲戚们”走得真热乎!

  没想到贫困户不花钱就能住上新房

  “住了40多年的土墙屋,今年要搬进砖瓦房过年啦!”在年过六旬的贫困户王和珍家,老人指着满是裂缝的老房子说,“几年前就想建新房,却苦于钱不够。”

  为妥善安置52个贫困户,扶贫工作队与村干部一道实地查勘,科学选定6个搬迁点,并通过一对一、人跟人的办法宣传解释相关政策,协调施工单位优先安排贫困户进场务工和项目监管。

  我们来到建设中的一组三叉居民安置点,房子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现场规划图上,青山绿树环抱的新房青瓦白墙、仿古门窗、立体屋檐,让人赏心悦目。“新房面积按贫困户人头计算,每人25平方米。贫困户拿到钥匙就可以直接入住。”郑芝权说,整个工程全部由国家投资,贫困户不掏一分钱。

  没想到穷山沟里也能做美梦

  到罗家村采访扶贫,有一个地方不得不去,那就是芝兰谷景区。“仅这一企业,就包了53个贫困户。”周伦介绍说,扶贫工作队和相关单位采用“龙头企业+金融扶持+贫困户”的办法,协调银行为景区贴息贷款,景区则包销贫困户种养的蔬菜、药果和畜禽等,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确保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目前,景区饭店的食材七成来自罗家村。

  夕阳西下,我们来到村委会,郑芝权翻开了一本精美的图册,这是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邹正海带队,在罗家村及周边多方考察后,邀请专业公司编制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今后10年,罗家村将依托芝兰谷和月亮花谷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没想到窝在穷山沟里也能做一个美梦!”皮肤黝黑、性格质朴的郑芝权满脸憧憬,“这个梦就是建设美丽富饶的旅游乡村!”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