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录宜昌方言 保留有声数据
本网讯(记者曹宇)如何把纯正的宜昌话永久保存下来,让宜昌语言文化更好地记录和传承?9月20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宜昌)启动会在市教育局举行,标志着宜昌市对宜昌方言调查保护工作全面推开。
启动仪式上,操着纯正宜昌方言的“代言人”的亮相让人们耳目一新。这些由民间征集、专家遴选出来的宜昌方言发音人将肩负起配合课题组专家方言调查采录的工作,把自己的声音留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方言有声数据库中。
“方言变化很快,而现在很多孩子较少说方言,一些方言今后可能会处于濒危状态。”专家们表示,作为一项国家级的语言文化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记录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口头语言文化的实态语料,建成大规模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湖北项目于今年5月启动,全省共规划50个调查点,宜昌城区被列为湖北省2016年第一批13个调查点之一,我市宜都、五峰、长阳、兴山4县市也被列入其中,将于随后启动方言调查项目。
按照安排,三峡大学调查团队负责宜昌城区汉语方言调查点的调查工作,计划于年底完成并通过验收。
■宜昌话属于西南官话
据三峡大学汉语语言调查课题组负责人周卫华博士介绍,宜昌话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官话方言体系中的西南官话方言区成渝片鄂西南小片,为湖北土语群。
一般指湖北省宜昌市内所有宜昌本地人所使用的汉语方言。广义上也可指代宜昌行政区域所辖各县市区所有宜昌本地人所使用的汉语方言。西南官话,亦称上江官话,是汉语官话方言的一种。西南官话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湖北、湖南、陕西、江西等中国9个省市区及东南亚北部部分地区,下分6个片22个小片,是官话方言里分布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区。
周卫华说,宜昌话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是语音语调语法接近普通话,所以称官话。另外,最主要的特点是儿话音明显。
■ 宜昌90%的小学生不会说标准宜昌话
三峡大学汉语语言调查课题组负责人周卫华博士介绍,宜昌方言在过去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化。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称宜昌方言有四个声调,目前由四声调变为了三声调。
在调查中还了解到,目前我市有90%的幼儿园幼儿、小学学生不会说宜昌方言,仅10%的孩子会说宜昌话;30多岁的青年人语言面貌靠近普通话。其主要原因是普通话推广力度大,其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纯粹的宜昌人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