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黄春梅)《宜昌:宜人之城,昌盛之地》《登三峡大坝,观中华鲟园,感受宜昌山水之秀美》《借“三国”名片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连日来,法国《欧洲时报》、瑞典《北欧时报》、荷兰《联合时报》等海外华文媒体纷纷刊文报道宜昌,向世界讲述三峡故事,传递宜昌声音。
9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海外华文媒体宜昌行活动成功举办。来自五大洲19个国家的29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人士来到宜昌,登三峡大坝,看中华鲟鱼,访生态官庄,问道三国文化,感受宜昌生态,记录城市发展。“都说高峡平湖美如画,真是一见胜百闻。”82岁的美国《亚省时报》社长甄硕钦初次登临三峡大坝,激动不已,他说,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与自信的象征,有太多感人的故事可以讲给海外华人。“一城山水,满城叠翠,整座城市就是一幅画。”法国《欧洲时报》编辑胡文燕这样形容宜昌的美,她表示,宜昌城市建设注重生态人文相融,是三峡地区生态治理的典范。“从保存原始山体的磨基山公园,到为中华鲟‘让路’而增加投资的至喜长江大桥,其中体现出的生态人文情怀令人欣慰。”荷兰《联合时报》版面副总编卢德传说,宜昌城市建设体现出对自然和人文的关怀,依托绿色生态本底,宜昌不仅成为名副其实的“宜人之城”,更成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和谐之城”。
日本《东方新报》副总编朱耀忠在寻访了当阳关陵庙后说,三国文化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华文媒体将借助“三国牌”,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宜昌不光有厚重的历史痕迹,也能看到它的现代、时尚和大气,从城市建设到人们的穿衣打扮,很有大城范儿。”韩国《韩中法律新闻》记者郑太君说。
“长江两岸是人家,有山有水有文化,三峡工程益万民,官庄橘园美如画。”22日,美国倍可亲频道副总编用这首诗总结了在宜昌的感受。
活动期间,国内外华文媒体反映宜昌的报道已达10多篇,而这仅仅是开始,海外华文媒体还将陆续推出反映宜昌经济、文化、生态、改革发展等方面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