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种养新模式新技术
本网讯(记者李鹏飞、通讯员方素珍)10月10日,我市召开2016年秋冬播生产与农机化现场会。要求各县市区积极探索推广农业发展新思路、新经验、新模式、新技术,加快推进全市农机化进程,确保大灾之年农民收入不减。
据悉,今年全市秋冬播主要工作目标是“三稳两扩三提高”。“三稳”,即稳定小麦面积在60万亩以上、稳定马铃薯面积在74万亩以上、稳定油菜面积在140万亩以上。“两扩”,即利用冬闲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达到70万亩、扩大饲草和绿肥种植面积2万亩达到18万亩。“三提高”,即提高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率,力争小麦机条播率达到42%、油菜机播率达到30%,小麦药剂拌种率超过60%,秸秆粉碎还田达到10%以上;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社、大户开展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力促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秋冬农业综合效益,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因地因市发展粮改饲、油改饲,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会议要求,全市各县市区要积极探索推广农业发展新思路、新经验、新模式、新技术,针对今年前涝后旱特殊天气情况影响,各地可以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发展粮经饲统筹模式、林下种养模式、稻虾(鱼)共作模式、农旅结合等现代农业生产新模式,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农民参与其中,确保大灾之年农民不减收。此外,要加快全市农机化进程,扶持一批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鼓励他们带动开展社会化服务。同时还要研究一些适合山区作物的农机具,帮助山区农民节省劳力提高效率。各县市区还要总结一批适合自己发展的高效种养模式,培育一批可看可学的典型,扶持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积累一套可供复制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