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明 通讯员周纯
昨日,市住建委举办“践行绿色理念 致力发展可持续交通”新闻发布会,宜昌城区可持续交通定下“线路图”:我市将加快构建“轨道交通+快速路网+快速公交+慢行系统+静态交通”的可持续交通系统;中心城区形成“内中外三级”快速路网结构,6条出城通道全面建成;市域1956公里绿道建设全面完成;公共停车场总泊位占机动车保有量的10%以上。
【公共交通】
率先启动轨道交通2号线
宜昌将同步推进轨道交通、快速公交(BRT)、常规公交等公共交通项目。
目前,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共规划3条线路,计划先期启动2号线建设。火车东站至小溪塔既有铁路改造,计划今年年内完成前期工作,控制性节点工程开工。快速公交系统规划7条线路,其中BRT1号线夜明珠段力争明年上半年完工;“十三五”期间还将启动一到两条BRT线路建设。
【快速路网】
伍家岗长江大桥年内开工
加快中心城区快速路建设,打造全长260公里的“四纵五横”、“内中外”快速路环网。
目前“两纵两横”、“内中外”快速路环网开工50公里、建成29公里,伍家岗长江大桥计划年内开工。计划今年年内完成花溪路(柏临河路-汉宜路)2.3公里建设,启动峡州大道下段(柏临河路-先锋路)10.5公里建设;明年上半年完成点军大道(铁路桥-翻坝高速)8.4公里建设,下半年完成西陵二路(东山大道-峡州大道)6公里建设,启动峡州大道(先锋路-白洋)21公里、江城大道下段(夷桥路-宜昌长江公路大桥)16公里、花溪路下段(伍家岗大桥-柏临河路)1.8公里、花溪路上段(峡州大道-宜巴高速)12公里和港窑路上段(桔乡路-宜巴高速)14公里建设;“十三五”期间“内中外”快速环网构建形成。
【慢行交通】
2018年市域绿道全覆盖
建设总里程1956公里的“两环十带”市域绿道,并同步开展自行车道建设。
截至目前,已建成中心城区绿道13条,预计到2018年实现市域绿道全覆盖。规划滨江自行车道全长13公里,年内可全线完工;西陵二路自行车道全长1.5公里,计划年内完工。规划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BRT系统的接驳,一期由胜利四路、西陵二路、东山大道及沿江大道围合,共设置28个服务点700个锁桩;二期将扩展覆盖整个中心城区。
【交通微循环】
打通6条快速出城通道
加快中心城区主要出入通道建设。伍龙一级公路18.2公里、宜黄一级公路8.2公里计划2018年完工;明年启动点军至长阳一级公路全长28.8公里、港窑路延伸段(桔乡路-宜巴高速)14公里、花溪路延伸段(峡州大道-宜巴高速)12公里和江城大道延伸段(夷桥路-宜昌长江公路大桥)16公里建设。
老城区打通道路微循环系统。目前,中心医院及一医院周边交通改善工程已完成设计方案,规划实施夷陵大道与胜利一路交叉口及夷陵大道与江海路口交叉口拓宽改造工程,打通利华路;规划一医院西侧解放路延长线(二马路至湖堤街),培元路延长至隆康路。
【智慧停车】
三年新增停车位1万个
中心城区现有各类停车场泊位总数约6.9万个,今后三年将新增停车位10000个。
目前长途汽车客运站等智慧停车系统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十三五”期间将投资建设城市停车智慧信息和诱导系统、新建和改扩建城区公共停车场、改造路边停车泊位、结合停车场配建充电桩等,提高公共停车场运转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