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曹宇)宜昌市全面启动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从2016年起到2020年,宜昌市将推进区域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终身教育整体发展,全面实现区域内各类教育现代化。“十二五”期间,宜昌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从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着力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市创建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304所,占学校总数的76.2%,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16.2个百分点。2014年,宜昌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居全国前列。
当前,宜昌市启动实施“十三五”规划,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宜昌市教育发展总体目标。“十三五”期末,宜昌市将力争80%以上县市区达到区域教育现代化标准,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市。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覃照对全市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强调要将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作为“十三五”教育的中心工作,统领教育改革发展,着力抓好规划、教育保障、教师队伍、教育信息化、终身教育体系等重点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布局学校社区教育
统筹制定各类教育学校布局规划。重点做好学前教育、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和社区教育布局。学前教育要按照“就近、方便、安全”的要求,明确定点幼儿园,特别是城区住宅小区及偏远地区、较大村须按照要求布点。义务教育重点抓好城镇学校布局和建设,着力解决大班额的问题。
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利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契机,加快实施中央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奖补项目建设,确保每个乡镇(街办)有一所中心幼儿园;加大“全面改薄”工程建设力度,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档升级,高标准达标。
教师实行“局管校聘”
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目前,《宜昌市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已获得市委政府同意,宜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将加速深入推进。市教育局将在局属学校中实行教师“局管校聘”制度和在宜昌市普通高中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工作。
加快信息化装备建设
结合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宜昌智慧城市建设,科学做好顶层设计,统领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中小学校信息化装备建设步伐,建成互联互通的教育城域网和区域教育网络中心,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搭建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公共管理服务和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强化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培训,以“e教能手”为抓手,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一是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办学网络。二是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施、课程资源、师资、实训设备等积极筹办和参与社区教育。三是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