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长江生态治理“宜昌试验”初见成效

来源:[ 三峡日报]   2016-11-15 09:11:13 作者:   选择字号:大

上下游联动、形成跨区域保护格局

  编者按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我市在落实中央长江治理方略中主动担当、率先作为,启动长江生态治理“宜昌试验”,探索集区域合作、生态综合守护、生态产业发展、生态公民建设等为一体绿色发展之路,受到中央媒体的广泛关注。11月13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文介绍“宜昌试验”,本报现全文转载。

  本网讯(记者林跃然、魏劲松,通讯员胡智斌)湖北省宜昌市至喜长江大桥是一座“生态桥”——着眼保护濒临灭绝的“水中活化石”中华鲟,大桥选择了一跨过江方案;为防止桥面雨污直接流入长江,大桥在每段箱梁的两侧预留了凹槽。仅这两项设计,就增加建设成本2亿元。

  在宜昌秭归,香溪长江公路大桥正在加紧施工,为了给大桥让路,之前的14个铁塔避让迁建时,本着“宁弯两里路、不砍一棵树”原则,原本3.6公里的线路,硬是绕行了12公里。

  这两个案例是宜昌市推进长江生态治理的缩影。

  今年5月26日,“先行先试”为长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区域支撑的长江生态治理“宜昌试验”正式启动,项目围绕生态综合守护工程、生态产业发展工程、生态公民建设工程、生态金融创新工程四大重点任务全面展开。

  立法先行,创新驱动。在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宜昌市开展了一系列新探索:在国内地级市中率先出台环境总体规划,并以市人大立法形式对公共绿地、山体和水域实行永久性保护;组建起省内首个流域水资源综合执法局,实现跨区域、跨部门水资源保护综合执法;全面取缔禁绝江、河、湖水面网箱养殖。

  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以宜昌新区、宜昌高新区、三峡旅游新区、三峡枢纽港区“四大平台”为载体的100多公里长江两岸,一个要素聚集、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聚集区、沿江城镇带正在形成。在这个“沿江万亿元经济走廊”中,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蓬勃发展,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创意文化、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无污染新型产业方兴未艾。今年前三季度,宜昌重点培育的十大千亿元产业产值增长均在10%以上。

  作为化工大市,宜昌的精细化工产业产值2015年曾突破1700亿元。产业和行业振兴如何在保护中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

  宜昌壮士断腕,关停并转一批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耗资源企业,全市180多家小造纸厂、小水泥厂等“五小”企业被责令关闭。与此同时,大力推进环保型循环经济。在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园,集团总经理助理陈晓清告诉记者,园区内的每一种产品,都是下游产品的原材料,所有进场原材料在整个园区内循环,最终都形成产品。

  区域联动,优化资源。目前,在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内,宜昌已率先建立起香溪河流域与神农架林区,沮漳河流域与荆州、荆门两市,清江流域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联席会议制度,编制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上下游联动、跨区域保护水资源安全的格局正在形成;鄂渝湘三省市还以智库联盟、高校联盟、社会组织联盟、博士志愿者服务团队为载体,建立了交通、旅游、生态、卫生、文化、媒体6大联盟。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