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宜昌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

来源:[ 三峡日报]   2016-11-16 08:35:00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文化“阳光”普照城乡

  本网讯(记者 黄春梅 通讯员 李巧明)去年5月,我市以中部地区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取得国家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

  一年多来,我市“真金白银”投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建起来,一系列惠民文化活动热起来,一个个特色文化品牌亮起来。公共文化的“阳光”正普照城乡每个角落。

  强基固本,文化“触角”蔓延城乡

  初冬时节,走进当阳市淯溪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民俗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文化广场形成一个庞大的“文化综合体”,前来看书、观展、看电影和健身的村民络绎不绝。“这里仅建筑就有4100平方米,还有1万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站长李元刚说,中心花了7年方才建成,累计投资1100多万元。

  在宜昌城区果园路社区,全市首家社区文学读书社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50多名文学爱好者汇聚在一起,共沐书香,共话写作,形成了一个“居民作家群”。像这样的特色文化社区,全市已经发展到80多个,全市各级财政近三年累计投入1600多万元。

  既要铺天盖地,又要顶天立地。在夯实农村和社区基层文化服务网络的同时,我市还以高远的视野,大气魄、大手笔建设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宜昌博物馆新馆投资7.3亿,现已进入展陈装修阶段;宜昌规划展览馆投资3.5亿,已全面建成向社会开放;宜昌奥体中心总投资23亿,主场馆全面封顶;投资13亿的宜昌音乐厅(大剧院)以及宜昌科技馆、宜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一批大型文化场馆正在抓紧建设中。

  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中心户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文化的“触角”已经蔓延到城乡每个角落。今年,全市243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全部配置了广场舞音响设备。

  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目前全市共有200多个民间文艺协会、3000多支业余文艺团队,各公共文化机构专职文化工作者达到3000余人,业余文艺骨干过万人。

  幸福当下,值得珍惜;美好未来,值得期待。今年9月,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全国一流、中部示范、宜昌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服务下沉,文化“大餐”送到家门口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样精彩的演出,感觉越活越年轻了。”11月2日,远安县嫘祖镇联合县花鼓戏团组织的“送戏下乡”活动在广坪村热情开演,台上歌声飞扬、舞蹈蹁跹,台下热情四溢、掌声不绝。

  “免费聆听国际大师演奏,这在许多大城市都是要花钱买票才能享受的。”今年10月,第六届长江钢琴音乐节在宜昌举办,邀请了200多位中外名家和专家学者,让市民在家门口欣赏国际水平的音乐盛宴。音乐节期间,全市共有约6000人(次)到宜昌剧院免费欣赏了高水平音乐会,2000多学校师生和社区居民与钢琴名家面对面交流,近万市民观看了“琴动宜昌”音乐大联欢。

  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大餐”,今年夏季,我市开展了“千场百万”文化惠民工程,把近年来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重新打磨搬上舞台,话剧《风涌宜昌》、《悬崖上》、《阴差阳错》和儿童剧《冬天的童话》从5月开始,每周两场,连演三月,数千市民走进剧场,欣赏本土优秀剧目,共享艺术发展成果。市京剧团开展“京剧进校园”的同时,开展夏练三伏“百日集训”,国庆前夕连推三场惠民演出,数千京剧票友如同“过节”。

  刚刚获得全国“群星奖”的音乐类表演唱《敲起琴鼓劲逮逮》,既在前期创作时取之于民,又在后期表演时惠之与民,曾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展演达50多场次。

  今年以来,我市专业院团送戏下乡已达3000余场,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达1.6万多场。夷陵广场月月演、三峡文化讲坛、“国韵大戏台”等150多个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呈现出县县有品牌、村村有特色的局面。

  创新服务,文化“订制”触手可及

  来“文化e家”吧,点单看戏、点师培训、点题观展一应俱全。今年6月,依托“智慧宜昌”打造的一站式文化服务平台开始试运行,优质的文化资源通过互联网源源不断进入市民的“视野”。仅三个月,公众号点击率就突破了20万人次。

  今天,你在手机上读书了吗?市民只要扫描“宜昌市数字图书馆”的二维码 ,就可以在手机上免费下载或阅读海量书籍。截至9月底,移动图书馆总点击量超过百万人次,产生的社会效益不亚于再造一所实体图书馆。“闭上眼睛听电影”。8月30日,70多位盲人来到伍家岗区杨岔路社区活动室,在志愿者的讲解下,“看”了人生中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失恋33天》。市图书馆馆长江世华说,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盲人群体也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惠民“一个都不能少”。今年暑假,市群艺馆专门设置了针对农民工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特色课程,开展公益培训3000多人次,开展流动文化服务1000余次,服务人数达20余万人次。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中,全市越来越多的市民找到了文化“获得感”,诗意栖居在这座幸福之城。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