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黄春梅 通讯员 丁朴)宜昌选送的美术优质课多次在省级以上比赛独占鳌头;连续三届“笑傲”湖北省黄鹤美育节,26人次获省一等奖……12月12日,市教科院美术教研员钟维斌向记者展示近年来美术教研成果。“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虽然不是主科,但是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钟维斌说,不是主科也要主动作为。
市教科院引领组织全市美术老师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构建了以《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主的课题群,打开了全市美术教育教学的新局面,用丰硕成果绘就了一道道“最美风景”。
以课题研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1月28日至30日,由市教科院组织的省级美术课题《国家美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研讨会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中心学校举行,全市80多名美术教研员、骨干教师及课题组成员参与研讨。
该课题于2013年秋开题,市教科院以提升核心素养、培养美术素养为核心,组织开展了市级研讨、联片教研、驻校指导等指导工作,走遍全市40多所课题学校。
在宜昌高新区车站小学,当地艺术家或民间艺人被请进了学校,演示传统《皮影》,孩子们在好奇中加深了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
美术教学中,教师还采用多种手段来启发学生。灵活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通过三年积淀,老师们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
以课题研究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课题实施以来,钟维斌设计了10项课题作业,每学期课题组人员都要完成并上交。课题专家组进行批阅,指出亮点及存在的问题,并予以通报。问题指出后,课题组老师还要进行修改。
市教科院还定期组织课题组专家到县市区各学校进行课题指导。专家组成员每到一处,都要相互比较,寻找差距。
课题的实施促进了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截至目前,我市先后获得国家“一师一课”一等奖、湖北省黄鹤美育节一等奖、湖北省说课比赛一等奖等重量级奖项;课题组成员论文在全国信息化应用论文会议上现场交流并获一等奖;在国家级、省级重点刊物刊发实验成果(论文及案例)50余篇。先后有宜昌高新区的黄桂平、黎雪等60名老师在“一师一课”活动中获得佳绩,50多节课被评为省优,20多节被评为部优。
以课题研究促进学校特色构建
五峰仁和坪小学是一所偏远农村寄宿制小学,只有一位美术教师。学校立足课题研究,强化校本教研。如今,该校已成为当地叫得响的美术特色学校,培养出了一批美术“好苗子”。
国家美术课程校本化实施在宜昌市开展三年来,像这样办学特色凸显的学校越来越多。
课题学校的领导把课题研究与教师培训,教学管理和文化建设统一起来,形成制作、育人、环境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学校校园、学生面貌焕然一新,班风、学风大为改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