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李鹏飞,通讯员向鸿、冰山)12月19日,记者从市移民局举行的“解决移民‘四难’问题实现移民同步小康”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将通过捆绑项目、整合资金、加大产业帮扶力度等措施,力争三年内解决移民“四难”问题,确保2018年全市移民同步实现小康。
移民“四难”问题是指:饮水难、危改难、行路难和增收难等问题。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我市饮水难涉及8个县市区2305户7737人;危改难涉及11个县市区和大老岭林场3677户13140人;行路难涉及7个县市区和大老岭林场4146户13328人;增收难涉及12个县市区和峡口风景区、大老岭林场4407户14753人。
为解决移民“四难”问题,我市积极实施精准帮扶。特别是2016年以来,对到2018年难以实现同步小康的36个移民重点村,市移民部门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帮扶机制,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案”的要求,分村、分类、分户制订精准帮扶方案,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帮扶。36个移民重点村累计实施项目84个,完成投资5906万元,道路建设46.66公里,架设饮水管道156.7公里,改造橘园889亩,茶园1052亩,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四难”问题最大的困难在增收。为促进移民增收,市移民部门积极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带动移民发展特色产业。对有条件的移民村,通过扶持发展农家乐,增加移民收入。此外,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的方式,增加移民土地收益。同时,还通过移民资金投入形成经营性资产折股分红,提高移民收入。而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移民户,则纳入低保五保救助范围。经评估,目前全市36个移民重点村已有20个村的移民收入已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移民生产发展步入了良性轨道。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移民饮水难累计完成任务数的91.15%,危改难累计完成任务数的75.8%,行路难累计完成任务数的86.62%,增收难累计完成任务数的72.75%。
下一阶段,市移民部门将继续加大对移民扶持力度,确保到2018年,全市平均收入水平线以下、扶贫线以上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和超过宜昌市农村居民平均水平,全面实现同步小康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