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各代表团分团讨论审议市委、市纪委工作报告

来源:[ 三峡日报]   2016-12-28 10:36:30 作者:   选择字号:大

市直党群机关、人大政协机关代表团在讨论报告时表示

勇于担当作为 推进绿色发展

  本网讯(记者肖敏)12月25日至27日,市直党群机关、人大政协机关代表团在讨论时一致认为,市委报告内涵丰富、时代感强。市纪委报告定位准确,未来五年工作思路明确、措施得力,充分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家纷纷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报告精神,勇于担当,履职尽责,努力为推进绿色发展、促进转型跨越、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杜伟代表说,市委报告既对原有决策部署进行了继承和延续,又有新的创新和发展,在实现路径和方法上更加强调绿色发展、转型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谭卫国代表说,报告中有四个字令人印象深刻:“绿”,报告前后共有25次提到“绿色发展”,成为报告的一个主题;“转”,报告提出要创新引领,转型发展,形成全新的发展体系;“实”,报告将“综合实力更强”作为发展目标,符合宜昌实际和人民期盼;“干”,整个报告崇尚“潜心静气、埋头苦干、务实重行”。

  周赟鸿代表说,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成绩时客观真实;分析存在的问题看得准、找得实;谋划未来目标时有传承、有创新。让人欣喜的是,习总书记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训、注重家风”写入了报告,建议进一步把家庭教育纳入市委中心组学习内容,进入党校干部教育课堂,以好家风促党风、带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艾光忠、张忠民、梁华、胡智斌、王道模、罗志勇、王怀兰、郑晓林、李伦华、任云等代表踊跃发言。
 

市政府综合部门、交通系统代表团在讨论报告时表示

引领绿色发展 推进转型升级

  本网讯(记者陈璐)12月25日下午至12月26日,市政府综合部门、交通系统代表团在讨论时一致认为,市委报告对宜昌过去五年的总结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对未来五年的谋划立意高远、思路清晰、系统宏伟、措施可行,充分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精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报告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是宜昌未来发展应该坚决拥护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马宏彦代表说,报告通篇贯穿了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及“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与党中央的精神高度契合。未来五年,市交通系统将推动交通行业从重建设向重服务转型,在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上出重拳,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品质;在环保上,围绕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下功夫。他表示,全市交通系统将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按照报告的要求,进一步把交通工作抓紧、抓好、抓实,让交通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的百姓。

  王仁俊代表说,报告中充分体现了市委坚决解决环保问题的决心。市环保部门将深刻领会会议精神,采取更“实”的措施,更“严”的监管,持续解决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王华品代表说,报告中凸显了当前面临的环保压力,把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他表示,各行各业都应把绿色发展的压力变为动力,突破发展“瓶颈”,让绿色发展成为宜昌发展的新机遇。

  其他代表也对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
 

市直科教文卫、发改委系统代表团在讨论报告时表示

深化改革务实重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本网讯(记者曹宇)12月25日至27日,市直科教文卫、发改委系统代表团在讨论时一致认为,报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代表们纷纷表示,要用工匠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报告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蒋正雄代表说,报告务实重行、接地气,用一个“实”字可概括报告的特点。对今后五年的工作,他认为,要更加注重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与转型发展,更加注重开放合作,更加注重宜昌与国家战略的对接,及这些战略的落地、落实,要更加注重协调发展。

  罗春烺代表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包含了文化小康,文化小康怎样得到体现,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和农村,保障公共文化产品的公共性显得更加突出。在深化改革上,对意识形态、新闻宣传工作改革、媒体融合要大着墨。

  覃照代表说,报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点明了当前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是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建立健全终身的教育体系,任重而道远。周建平、易炜、杜红等教育界代表提出教育优先发展,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提高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让宜昌教育服务宜昌经济发展。

  顾昱、贺会清、杨俊、郭静明、李晓雯等卫生战线的代表,提出了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建议。
 

市直政法、住建委系统代表团在讨论报告时表示

运用法治思维 建设法治宜昌

  本网讯(记者裴姝婧)12月25日、26日,市直政法、住建委系统代表团在讨论时一致认为,市委报告立意高远、政治性强,市纪委报告则体现了市委和市纪委严管厚爱、治病救人的良苦用心,以及根除“四风”、实干兴业的为民之心。大家纷纷表示,将加强自身建设、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为宜昌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邹志坚代表说,市委报告中凡涉及发展的篇章,“绿色”二字无处不在,我们有理由相信,宜居、宜业、宜旅、宜学、宜养的美好宜昌将很快展现在我们眼前。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也在党代会报告中第一次得到了充分体现,报告用一个篇章专门讲法治建设,传递出了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坚定决心,相信将促使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保障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张毅代表说,未来的五年,市住建委将围绕“富民、便民、利民、惠民、为民”要求,坚持产业富民,加快打造建筑业千亿产业步伐。坚持城乡便民,进一步完善立体交通出行体系,建立由城区向周边县市区发散的快速通道网络,打造半小时通达圈。坚持绿色利民,着力建设山水特色城市。坚持文化惠民,突出本地民居风格,注重弘扬地域文化。同时,坚持服务为民,强化法治思维,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张忠斌、孟鸣、张德才、毕奎明、刘昌贵、文媛、江永、夏文翰、李秀华、李向东、刘钢等代表先后发言。
 

市直金融、经贸、农业系统代表团在讨论报告时表示

坚持服务为民 开放创新促发展

  本网讯(记者穆然)12月25日、26日,市直金融、经贸、农业系统代表团的党代表对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

  熊长权代表说,五年来,宜昌城市骨架拉大、公共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党风政风有了根本好转。宜昌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很迅速,在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六大特色产业综合产值有五个过百亿元,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在全省领先。今后,我们将不断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业环境综合治理。

  王大真代表说,报告思路明确,提出的措施切实可行,高度契合了“四个全面”,也结合了宜昌的实际情况。他建议用好记又有特色的一句话来概括宜昌城市定位。同时,在产业发展方面,思想上要高度统一,要充分发挥宜昌高新区的龙头引领作用,提高宜昌高新区在全市工业的占比。他提出,要尊重企业家,实体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时要帮助解决。

  刘祯华代表说,宜昌要抢抓自贸试验区宜昌片区获批和口岸扩大开放的机遇,加快对外开放的大通道、大平台和大通关建设。发挥自贸试验区宜昌片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努力构建有活力和有竞争力的内陆开放新高地。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临港经济、现代服务和商贸物流。

  姚朝云、覃绪华、李仁贵、蒋远华、柳兵、李知洪、孔磊、刘清林、杨绍南等代表先后发言。
 

中省在宜企事业单位代表团在讨论报告时表示

为宜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网讯(记者卞健鑫)12月25日至27日,中省在宜企事业单位代表团围绕市委、市纪委报告展开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客观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令人鼓舞,对未来五年的科学发展规划,令人振奋。未来五年,中省在宜各企事业单位将结合自身行业实际,为宜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许斌代表说,宜昌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和各方面地位在省内排第二位,全国百强城市第五十五位,中部地区同等城市第二位,四个产业突破了千亿元,宜昌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业绩令人瞩目,体现了宜昌市委的坚强领导。

  张文华代表说,中省在宜企事业单位与宜昌市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新规划中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让新宜昌人信心十足,从而更多地了解宜昌、融入宜昌。

  参加讨论的代表们一致认为,近年来,宜昌在城乡面貌、交通、绿化等方面的发展令人瞩目,同时宜昌今后的发展战略结构布局更加完善,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宜昌市未来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刘小文、曾凡文、梅璘昉、郑军、朱顺双、李云中、李宏远、刘佑锟、纪伟、唐国瑞、肖松、张家祥等代表结合各自行业实际,就绿色产业发展、信息化事业发展、人才吸引、科技文化氛围的营造、加大对中省企业招商引资的力度、中省企事业单位如何创新服务、对接宜昌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