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 ——市“两会”侧记之二

来源:[ 三峡日报]   2017-01-11 10:51:58 作者:   选择字号:大

  回首往昔,宜昌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五大产业跻身千亿行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放眼未来,宜昌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实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的奋斗目标,新常态下更需新作为。

  为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加快产业发展,做强实体经济,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的方法论,在与会代表、委员中产生了热烈反响。

  扩大有效投资唱主角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首。2017年,宜昌将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定海神针”作用,突出抓好产业、民生、基础设施三大类投资,确保全年投资总规模突破3600亿元。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宜昌新区责无旁贷。政协委员、新区推进办副主任赵小谊说,过去3年,宜昌新区日均投资1个亿,稳步推进新区“1、3、5”奋斗目标。今年计划再实施项目 67个,总投资1397亿元,年度投资277亿元。

  人大代表、宜昌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兴联系实际作出表态:高新区将竭尽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谋项目、招项目、推项目,力争全年签约工业项目100个以上,当年实际投资150亿元以上。

  扩大投资的落脚点在项目,需要优中选优。海航通航产业园是被报告“点名”的项目之一。人大代表、宜昌三峡机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宏说,民用航空产业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令人备受鼓舞,公司下一步将加快推进三峡机场二期改扩建等项目,为三峡临空经济区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提质增效担纲排头兵

  “推进绿色发展、促进转型跨越”,市第六次党代会为宜昌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在这条路径上,工业提质增效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今年,宜昌将进一步壮大食品饮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力争产值分别达到1900亿元、1330亿元,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产值也力争分别达到910亿元、550亿元、380亿元、500亿元。

  这不单纯是体量的扩大,更是质量的跃升,特别是对于化工产业而言,更要向精细化、绿色化转型,担纲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排头兵。

  人大代表、中南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杰说,从燃煤到使用天然气,再到工业废水、废气循环利用无排放,企业绿色发展不甘人后。未来,公司将围绕节能输送带、电动汽车配套、深海探测等领域,力争三到五年成为南方橡胶制品研发、检测、生产基地。

  人大代表、宜都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邓肇政认为,面对高污染、高能耗的问题,传统产业应从末端治理,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坚持清洁生产,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污染,降低消耗。

  政协委员、市国资委副主任上官志平说,瘦身健体、轻装前进对企业提质增效尤为重要,国有工业企业更要做表率,通过去产能倒逼转方式、调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并在企业内外部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减负”。

  培育现代服务新业态

  近年来,宜昌现代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呈现“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逐步迈进的趋势。

  文化旅游产业是宜昌“十三五”重点打造的十大千亿产业之一,从2017年将开始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当年力争接待游客6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700亿元。

  政协委员、三峡旅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家全对这部分倍感兴趣。他说,2017年,旅游新区将初步形成“以长江为主轴,两岸协调发展”的格局,力争通过两年努力,创建“全国三峡水电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为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下决定性基础。

  人大代表、湖北楚韵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长林对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秭归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三峡香溪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倍感兴奋。他说,未来,公司要借此契机,依托宜昌及周边绝佳的旅游资源,共同把秭归打造成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除了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康养产业、金融产业也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其中现代物流业产值今年将力争达到1400亿元。

  政协委员、三峡枢纽港产业发展部副部长闵建华带来了一份关于“推动多式联运体系在宜昌落地运行”的提案。他说,要加快建设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宜新欧”国际物流新通道,进一步完善铁、水、公、空、管立体化交通格局,把宜昌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发展现代农业正当时

  在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三农”问题仍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可谓投资创业正当时,农民致富正当时,现代农业大有可为。

  今年,宜昌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宜昌蜜桔”“秭归脐橙”“清江椪柑”等精品名果是宜昌的金字招牌。政协委员、市农业局柑研所副所长黄俊说,作为一名柑橘科研工作者,将在着力提升精品名果品牌创建、品质改善方面做足文章。

  “宜昌绿茶”“宜昌红茶”“湖北青砖茶”成为区域公共品牌后,将进一步惠及茶农。人大代表、长阳农茗园茶叶专业合作社社长田科平已规划好来年的工作打算。他说,要加大茶产业精品园建设力度,提高产业机械化程度,更新改造现有生产设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让茶农的腰包鼓起来。

  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新业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农产品不仅跳出山沟不用愁,而且附加值翻倍涨。政协委员、湖北老巴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卫国就是农村电商的弄潮儿。他说,公司将来还要加强农村电商培训和普及力度,培养农村电商领头人,创建有影响力的农村电商品牌,帮助更多农民“触网”,把手中的山货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记者 高炜)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