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市供销社开启“电商+精准扶贫”模式

来源:[ 三峡日报]   2017-01-17 10:11:06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找到电商扶贫“落脚点”

  本网讯(记者陈曦 通讯员耿旭)在“互联网+”风行的当下,农村电商扶贫成为热点,但由于存在投递半径大、服务网点少等天然短板,农村电商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难题。如何让电商在农村真正站稳脚跟?今年以来,市供销社充分发挥供销社传统产业和经营网点优势,搭建了县乡村三级电商网络构架,助力农村电商工作开展。

  日前,记者从市供销社 “搭建供销电商平台 服务‘三农’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网点已遍布全市1190多个行政村,覆盖了全市88.29%的行政村,村级综合社信息化改造覆盖率达95%,其中建设标准化村级电商服务点458家,为农村发展电商搭建了良好平台。

  股份合作,培植市场主体

  提起“宜昌供销十八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很多宜昌人都有耳闻,但说起它与供销社的关系,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

  市供销社党组成员、副主任胡勤燕向记者介绍,市供销社、夷陵区供销社各出资100万元,联合十八湾农林产品专业合作社共同注资500万元组建了宜昌供销十八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打造了500平方米的现代化电子商务综合运营中心,建设了电商创业中心、培训中心,建成5000余平方米的电子商务物流分拣仓储中心,帮助夷陵区23家企业建立了电商营运部,成为电商行业的一面标杆。

  而这不是偶然,近年来,市供销系统共出资入股2800多万元组建了宜昌供销十八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8家电商公司,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各类农副产品10.45亿元。

  在扶贫方面,这些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明显。宜昌供销十八湾电商公司在夷陵区下堡坪村扶持电商从业人员开设网上C店79家,下单成交量达7290多单,成交金额近200万元。

  强基固本,夯实发展终端

  供销社如何利用原本的服务网点发展农村电商?

  胡勤燕介绍,首先着力抓好村级综合服务社信息化改造,提升村级综合服务社网上购物、物流中转、农特产品收购等流通服务功能,打造农村电子商务网络终端,建成村级电商中心。目前,全市已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1192家。

  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引导和支持参加电商培训人员和村级综合服务社业主成为电商公司的业务终端,开设C店网上销售,实行电商公司统一采购、统一品牌、统一发货的模式。目前,通过各级供销部门培训在网上开店的就有1000多人。

  此外,以推进专业合作社争创国家级、省级示范社为抓手,大力领办、参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实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供销社领办、合办各类专业合作社657家,其中获评全国示范社8家、省级示范社24家。

  搭建平台,培养电商人才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让农民学会电商销售,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市供销社充分利用电商运营中心培训基地,对返乡农民工、村级综合服务社业主、农村能人及各类电商从业人员开展电子商务培训,重点普及电商知识和网络操作技能,帮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电商平台,开展网上农产品销售。

  秭归县郭家坝镇郭家坝村村民龚雪,经秭归县供销社电商培训后开设了秭归郭家坝村“供销e家”电子商务服务站,旺季每天销售脐橙达1000多单,月销售50多万元。

  目前,全系统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班140余次,培训农民工、村级综合服务社业主、农村能人及各类电商从业人员8600多人次,带动1200多人创业就业。

  胡勤燕表示,下一步,市供销社将引导本地特色网销农产品的开发培育,加强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和分散农产品的集并品牌化经营,逐步形成特色网销产品集聚地。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