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税收“减”法服务“加”法赢得发展“乘”法
本网讯(通讯员周峰 周威)市地税局靠绩效管理这根“指挥棒”,走出了一条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工作业绩提质增效的新路子。2016年,市地税局在全省地税系统绩效考评中位列第二,仅次于武汉市。
市地税局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税收“减”法、服务“加”法,赢得了企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乘”法效应。为消除办税“痛点”,市地税局整合国地税联合办税“一个圆心”,全市5个办税服务厅实现“一窗一人”通办,10个办税服务厅实现“一窗两人”联办,办税时间减少70%、办税成本降低50%。电子税务局、全省通办、委托邮政代征等便民服务推动办税“大提速”,纳税人可选择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在全市任一办税服务厅办理各类涉税业务。
“近3年企业享受残疾人安置减免税90多万元……”宁波洛兹三峡服饰有限公司尝到了小微企业、福利性企业等税收“甜头”。市地税局先后出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支持宜昌企业“走出去”》《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2016年为全市纳税人减负近10亿元。“磷矿石资源税率直降3%,仅此一项,集团每年减负1375万元。”兴发集团总经理助理陈晓清介绍,这笔资金将用于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同时,市地税局积极在办税程序上做减法,推行免填单、“一站式退税”等服务,资料报送减少40%、报送环节压缩60%。
为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市地税局联合国税、银行推出“纳税信用贷”服务,累计授信700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