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宜昌开展生态治理“宜昌试验”观察之中华秋沙鸭

来源:[ 三峡宜昌网 三峡日报]   2017-02-22 09:23:12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沮河再现“鸟类活化石”

  本网讯(记者 杨婧 通讯员 柯晓宇 汪爱玲)2月15日,湖北远安沮河国家湿地公园,惊现86只中华秋沙鸭!刷新了自2014年开始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以来,单一调查点发现种群数量的最高纪录。

   去年12月,武汉观鸟会也在该区域发现了72只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有“鸟类活化石”之称,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全球仅存不足5000只。同一地区连续发现如此规模的中华秋沙鸭,在全国尚属罕见。“红嘴,黑长发,两肋有鱼鳞状斑纹,飞行时翅膀上有两道黑杠,中华秋沙鸭非常好辨识。”观鸟爱好者、“湖北省爱鸟护鸟先进个人”李风说。“中华秋沙鸭对生活环境要求‘苛刻’,多次出现在沮河,可以断定该区域环境优美,水质清澈,生物群落资源丰富。”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说。

远安漳河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记者 李风 摄

   为保护湿地生态功能,为野生鸟类栖息、觅食创造良好环境,2013年,湖北远安沮河国家湿地公园就陆续开展了生态修复、水岸保护、物种保护、水体保护等工作。

   截至目前,已打造1公里河岸水生植被景观带,种植花叶芦竹、水生鸢尾、芦苇等水生植被,疏浚清淤河道400米。此外,该公园还多次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打击非法捕鸟、非法捕鱼等行动,巩固湿地生态。“除了中华秋沙鸭,黑鹳、秃鹫、鸳鸯、红腹锦鸡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种群数量也呈现出增长趋势。”湖北远安沮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说。

  珍稀鸟类择“良地”而栖

当阳漳河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记者李风摄

   珍稀鸟类多频次、大规模地出现在宜昌,并不是偶然。

   2015年,李风在当阳沮河拍到了世界濒危珍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

   照片上的黑鹳体型瘦长,体色鲜明,红色的大长腿和大尖嘴非常醒目。胸腹部为纯白,其余黑色羽毛有金属光泽。“当时拍到8只,4只体长一米左右的成年鸟,4只幼鸟。”李风说,当地渔民介绍,2014年11月,这批黑鹳就在此活动。

   宜昌发现黑鹳一事,央广网、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等中央、省级媒体都进行了重点报道,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近些年,李风和其他观鸟爱好者还在宜都天龙湾发现中华秋沙鸭;兴山香溪河、秭归库区发现鸳鸯;点军胭脂坝发现绿头鸭、鹭鸶;长阳清江库区发现灰鹤;宜昌柏临河发现豆雁……“在宜昌境内,现已观测到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50种。”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说,大多鸟类选择生态环境好、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高的湿地生活、栖息。

   宜昌正是这样的“良地”。

   据介绍,宜昌境内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形成了以三峡库区为中心的三峡湿地群,湿地总面积达7.9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3.75%。

   2015年12月,湖北宜都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验收,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7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3个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总面积约5万公顷,保护率达62.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湿地生态修复成效初显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健康的湿地是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功课。

   近年来,宜昌抢抓生态治理“宜昌试验”机遇,围绕重点湿地开展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已经初见成效。

   在湿地公园建设方面,宜昌构建以资源换资本、以资本反哺资源的发展格局,通过财政拨款、项目投入、招商引资等方式引入资金,开工建设运河公园、柏临河湿地公园、卷桥河湿地公园等“城市绿肾”,营造防护林8.35万亩,开展江河湖泊沿岸绿化近千公里。

   针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宜昌通过项目整合,在三峡湿地等地建立了植物多样性保护站、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鸟类环志站,积极促进湿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生态恢复和优化。同时建立湿地监测体系,加强巡护,打击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下一步,宜昌将深入推进生态治理“宜昌试验”,以长江、清江和大型湖泊为代表的三峡湿地群作为湿地保护试点,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开展湿地鸟类、野生动物、水生植物的种类、数量、栖息地变化监测,开展水文、水质水体理化性质变化检测。建立湿地资源变化监测信息系统,完善湿地资源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争取湿地保护生态修复补偿制度,对修复生物多样性的给予专项补助,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相关政策。

   同时,按照“生态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湿地的优美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旅游产业。

  链接

  中华秋沙鸭:属于鸟纲,雁行目,鸭科,别名鳞胁秋沙鸭,是中国特有物种;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雁行目中唯一一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与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同为中国国宝。黑鹳:又叫黑老鹳、乌鹳、锅鹳,是一种大型涉禽、迁徙鸟,曾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欧洲。近年来随着森林砍伐、沼泽湿地开垦、环境污染、非法狩猎等原因,黑鹳在许多国家已绝迹,目前全世界仅存2000多只,在中国约有1000只。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