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宜昌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方式

来源:[ 三峡宜昌网 三峡日报]   2017-02-23 09:45:18 作者:   选择字号:大

运用互联网+ 针对关键节点

  本网讯(记者陈曦、通讯员李凤)2月22日,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大力运用互联网,针对关键节点,积极创新监管方式,为食品安全竖起了一道防火墙。

   针对农村宴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情况,各县市均制定了农村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农村厨师班必须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聚餐活动必须提前一天向村委会备案。

   同时,在源头管理上,全市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148个。对分户生产的农户,实行以“生产承诺制、农户联保制、监管责任制”为核心的自产自销农产品监管改革;在流通环节,制定了具体的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制度规范,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通道。三峡物流园农产品批发辐射鄂西渝东,占宜昌农产品消费量的80%以上。农业和食药部门建立农产品准出和准入无缝衔接机制,在三峡物流园设立了监管所、检测站和准入关口。

   此外,宜昌利用互联网打造监管信息平台,投资2000万元,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构建食品药品数据“一个中心”、电子监管等“六个平台”,并将食品安全纳入网格化管理,全市共划分食品监管网格324个,对接11100个社区(村)网格及网格员,监管触角遍布辖区每个角落,使食品安全小纠纷、小案件、小隐患、小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

  新闻链接:

凝心聚力保食安务实重行谋发展

——宜昌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纪实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宜昌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坚持监管与发展并重、监管与服务并重、监管与打击并重,监管为民,务实重行,开创了宜昌食品安全监管新局面。

  锁定目标,上下齐心助推全域同创

   目标决定奋斗方向。食品安全关乎群众福祉,宜昌市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11年,宜昌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创建;2013年,宜昌提出建设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的目标;2014年,国务院食安办将宜昌纳入全国15个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

食品生产标准化生产线

   国家标准,不断策动着食药监管系统的创建活力。按照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标准,宜昌市不断完善方案、细化措施、强化督办、全力推进。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餐饮示范街(区)、示范单位、学校“放心食堂”创建活动。

   宜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宜昌市实行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制度》,明确创建责任,推动全域同创、部门共创。坚持以主城区5个区作为创建的主战场,精准发力、补齐短板,4个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的试点市区为辐射,带动其他县市对标创建,加快创建以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为引领的食品安全城市群。建立部门联席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了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为确保创建任务落实,宜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宜昌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问责办法》,将创建工作纳入各级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市食安办每月对各县市区、食安委成员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督导考核、问题限期销号。

  持之以恒,重点环节突出监管能力

  “打蛇打七寸,重点见真章。”创建中,宜昌市在每个重点环节中都突出监管强力,取得良好业绩。

   加强行政审批。2013年以来,共承接15大项61子项行政审批权限,下放4大项27子项行政审批权限,确保审批工作“接得住、连得上、做得好”。市级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9154件,受理率、限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

执法人员在超市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加强监督抽检。抽检任务从2013年食品药品总共1308批次,增加到今年食品13039批次,药品1128批次,抽检任务量3年增加近10倍,全市食品抽检覆盖率达到4份/千人。开展“你点我检·食品安全快检日”活动,全市食药监管系统共出动2215人次,设置344个免费快检点,免费检测8871个批次食品,咨询人数28432人,现场发放宣传资料41176份。全市111个食药监管所目前共完成食品监督快检51326批次,检测出问题样品174批次,暂停销售402.5kg问题食品,监督销毁111.5kg问题样品。

   2016年远安县国际田野马拉松比赛期间,宜昌市稽查分局积极配合远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次将流动食品快检车开到县城,15名快速检测专家和骨干现场对保障餐饮单位的食品原辅材料开展现场快速检测,参赛运动员跑到哪里,快速检测车就服务到哪里,群众需要检测什么样品,快速检测人员就检测什么样品,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加强全链条监管。在食品生产环节,重点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制品、肉及肉制品、茶叶、白酒等综合治理。在食品流通环节,聚焦食品问题多发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流通聚集区加强监管。在餐饮消费环节推行明厨亮灶。以规范厨房管理为重点,大力推行“阳光厨房”,让消费者实时监督后厨操作,并通过网上比选预定餐厅;在全市开展“最佳阳光厨房”票选活动,得到了171万人次关注,27万人次参与投票。目前宜昌市已经创建“阳光厨房”两千多家。在药械监管上,严控质量风险,规范药品流通环节监管,组织开展药品零售分级分类管理。在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上有新突破,宜昌市单独设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县市区覆盖率100%。

  重拳出击,惩戒犯案塑造执法公力

  “食品安全无小事。”近年来,宜昌市食药监管系统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利用投诉举报,建立“吹哨”信息渠道。全市投诉举报从2013年受理216件到2016年受理5324件。去年全市投诉举报案件线索转化率达到32%。利用抽验检测,建立技术信息渠道。定期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区域性风险和关键问题,为办案提供靶向和依据,宜昌市通过抽检查办的案件占全年案件数的20%左右。利用社会创新,建立网格信息渠道,通过网格员上报信息,进行比对、甄别、研判、派发指令,纠纷化解率99%,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加大执法力度。2013年至今,全市共查办食品药品违法案件6558起,涉案货值1006万元,罚没款总计1855.9万元。

   注重行刑衔接。食品药品监管与公安部门建立了案件会商、联席会议、行政违法案件信息交换等工作制度,设立联络员办公室,建立起交叉业务培训良性互动机制。2013年以来开展联合执法157次,查办食品刑事案件58起,刑事拘留40人,起诉25人,追刑17人。召开新闻发布会,将食品违法典型案例实名向社会公开,2013年至今已对外发布近100例违法典型案例,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

  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保障群众权益

   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焦点,就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哪里问题集中、基础薄弱,哪里就是监管的“战场”。

   近年来,宜昌市对城乡接合部和城中村进行拉网式排查,开展专项整治,对达不到基本卫生条件且不愿整改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予以取缔,惩治了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黑窝点。对家庭困难的从业人员,政府给予帮扶,监管人员上门指导其守法诚信经营;对房屋出租人为食品安全违法者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负连带责任,促使其协助监管,确保区域食品安全可控。

   建设“放心早餐工程”。开展早餐主要原材料、加工区卫生、就餐环境、餐饮具、无证和占道经营、中小学校周边早餐店“六项治理”,城区已建示范早餐店330家,达到早餐店总数的20%。

   加强农村聚餐监管。针对农村聚餐安全隐患多、监管难度大等问题,制定管理办法,要求农村厨师班必须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聚餐活动必须提前一天向村委会备案,鼓励和支持聚餐举办者购买责任保险。2015年6月,全国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研讨会在宜昌召开。

   开展“四小”整治。宜昌市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文件下发“四小”整治方案,全面规范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小食品店经营。

   开展“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共检查学校食堂407家、幼儿园食堂334家,合计741家,检查覆盖率达100%。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限期整改、销号落实的方法确保整改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市学校幼儿园食堂一般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重点问题也已逐步整改完成。

   开展“单品治理”。聚焦柑橘打蜡、茶叶、白酒小作坊、肉及肉制品、早餐等重点品种开展专项整治80多项,有力打击了食品违法违规行为。

  强基固本,强化责任练就履职内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宜昌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不断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服务意识,扎扎实实为民办事。

   宜昌认真落实“党政同责”、“四有两责”要求。监管体制改革后,全市食药监管系统增加监管人员编制636人,111个乡镇(街办)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了监管所,40%的监管所达到一台执法车辆、一套快检设备等“十个一”的标准。2013年来,市县两级财政投入食品安全费用总计达4亿元,将食品安全抽检经费按4份/千人纳入财政预算。

   去年3月21日,在全国食品安全办主任座谈会上,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国家食药总局局长毕井泉用1000多字的篇幅对宜昌食品安全“四有两责”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指出枝江市“靠网格化管理明确责任,靠表格化检查履行责任,靠监督抽检排查风险,靠消费警示规避风险”的做法可以在全国推广。

   监管工作信息化。组织监管人员开展了食品快检技术大比武、药品生产企业实训、首届案卷质量达标评审等活动。制定了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做到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采取周记、月结、半年自评、重点督查等方式实施全程跟踪管理,将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激励干部职工主动作为、开拓创新、争先进位。通过提升监管能力,涌现了一批精准执法、敢于碰硬的先进典型。

   去年7月8日,宜昌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在五峰渔洋关镇举行。五峰食药监管局以此次演练为契机,率先在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全面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起包括五峰、石门、松滋、鹤峰、巴东五地湘鄂边界跨区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区域合作倡议,建立了合作处置机制,有效完善了安全应急预案。“一枝一叶总关情,真抓实干谱华章。”近年来,宜昌市食品安全强监管、重服务、促发展,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2013年以来,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连续三年被香港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为“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连续三年在湖北省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民意调查中位列第一。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