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王莹)倚清江水而生,与武落钟离山隔江遥望的长阳鸭子口乡鸭子口村,因交通不便,已经戴了20多年的“贫困帽”。如今出列在即,鸭子口村却因连接县路的最后二公里村级公路遭遇瓶颈,犯了愁。“有路就‘有路’,没路就‘没路’。”村民和村干部当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打通黄鸭公路。
3月1日一早,市政协主席宋文豹带着副主席马宏彦、秘书长谭卫国一行,就此进行调研。
一个半小时陆路,一个半小时水路,一小时翻山越岭。抵达鸭子口村二组时,一行人已是汗流浃背。一路上,因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产在田地的栀果、茶叶挂在枝头无人问津,大家觉得十分惋惜。让群众不再行路难,已成为众人心中的靶向标的。“这个路怎么通,你们方案搞准没有?措施上细化没有?”在黄鸭公路黄陵洞至樟树岩段,宋文豹爬上悬崖边的碎石堆,仔细查看这一阻断交通的“拦路虎”,对着村干部发问。
得知全村五个小组仅两组通路,且为断头路,沿江300余户群众进出全靠船舶,造成物资进不来,产品运不出。宋文豹说,百姓要出路,我们就要铺好路。资源虽然有限,但只要甩开膀子抓脱贫,撸起袖子拔穷根,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路得修,但整体规划要做好,避免花了钱又做无用功。”“产业发展依然是扶贫攻坚的硬伤……”办公会上,各部门负责人忙着找问题,拿主意,目的是“以最优方式解决村里通路问题。”
“虽然各方在积极争取打通道路,但并不是说路通了,脱贫就实现了。”会上,宋文豹用“再认识、再精准、再排查”强调了做好鸭子口村精准扶贫的重要性。他希望各方给予支持,集中规划,统筹考虑,将修路的规划与措施进一步细化完善。
路要修,脱贫工作也不能放松。宋文豹要求大家要对照“九有”和“一有两不愁四保障”标准,做好贫困户的排查,确保政策到户到人,并对移民搬迁、村卫生室建设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力争让村民早点摘掉“穷帽子”,踏上致富“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