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楷模”3月榜29日发布,五峰渔洋关镇桥河村村民宫自信等10人被授予“宜昌楷模”荣誉称号。
宫自信今年71岁, 2003年开始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一干就是14年。
秭归县沙镇溪镇范家坪村村民王昌喜一直都是个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的“老好人”,2017年2月23日,王昌喜回家途中发生车祸,抢救无效死亡。儿子王海生依据父亲生前嘱托,捐献了他的身体器官。
今年2月3日中午12时,在城区三江桥下江边,一名男子突然从桥上掉入江中。正在江边停靠的渔民张宜贵、张小鹏父子发现后,立即发动船只往落水男子驶去,将毫无反应的男子拉上船进行心肺复苏,运到岸边抬上救护车。
许文玉、夏荣世是宜都市东风社区居民。1980年,夏荣世前女友汪玉不幸去世,而汪玉的父母胡必芬夫妇年老多病,仅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继子,重情重义的夏荣世承诺为胡必芬夫妇养老送终。1982年,夏荣世与许文玉结婚。30多年来,许文玉、夏荣世夫妇都尽心尽力、毫无怨言地照顾着胡必芬夫妇。2015年,92岁的胡必芬婆婆因病去世,许文玉、夏荣世夫妇以女儿、女婿身份为老人送终。
1996年,枝江市董市镇双湖村一组村民叶传珍将丈夫无儿无女的表叔接到家中赡养,并四处求医问药,表叔的视力逐渐恢复。1998年,她托人为表叔做媒,娶了一位70岁老伴。2008年表叔去世后,叶传珍又承担起照顾表婶的重任。
谢蓉是三峡坝区移民,为带动更多的人创业致富,她先后成立“宜昌沁邑民俗文化公司”与“牵花绣”技艺传承基地,培养出2名非遗传承人,培训村民500人次,使300多人掌握了熟练的绣花技艺,系列产品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当阳市美好明天麦城养猪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小红从事生猪养殖近20年,2008年,她组建当阳市美好明天养猪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2000元飙升至10000元。
田涛1994年出生于长阳资丘镇凉水寺村,2004年5月被长阳体校选拔看中,开始举重训练, 2012年入选国家举重队。2014年,田涛在韩国仁川亚运会举重比赛中荣获 85kg级金牌,2015年荣获世界举重锦标赛抓举世界冠军,2016年参加里约奥运会荣获 85kg级银牌。
夷陵区分乡镇退休干部袁国悦热衷民俗文化传承,历经7年,率先在全国编辑出版乡镇民俗志《分乡民俗志》,准确而全面地记录了近百年间流传在分乡镇的民俗文化。他被夷陵区授予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生礼仪”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兴山县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汤家兵从医21年来,扎根山区,爱岗敬业。2006年,在他准备一起开颅手术时,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他坚持做完手术,却听到了父亲病逝的消息。他开发医学新技术20多项,降低了病人费用和并发症发作几率,其中15项荣获市、县科技进步奖,2项被省科技厅鉴定为国内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