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与白酒的主人曾凡喜取得了联系,他说,这些白酒是8年前私自藏在避难洞里的,打算等女儿出嫁时卖了做嫁妆,没想到造成了安全隐患,诚恳接受路政部门的批评和教育。
路政工作人员转运酒缸。图由五峰公路局路政大队提供
路政巡查,隧道里闻到酒香
4月7日上午10时许,五峰公路局路政大队大队长伍义平和3名同事对351国道沿途例行检查,经过北风垭隧道时,他们发现,隧道里用于紧急避难的避难洞里,有1个铁门被上了锁,透过缝隙,可以闻到酒的香味。
由于时间太长,铁锁已无法开启,路政工作人员用切割设备割断锁柄打开铁门,进入避难洞后看到,半人多高的陶制酒缸一字排列,足有二十多缸,搬开覆盖在缸口的厚重沙袋,揭开密封盖,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经核对和简单检测,每个酒缸内装有白酒800多斤,且为60度左右的苞谷酒,总量在18000斤左右。
找到主人,白酒已被转运走
被发现的白酒数量大,且度数高,存在安全隐患,路政部门决定迅速清理。当晚,经数小时走访,工作人员找到了这些白酒的主人曾凡喜,曾凡喜是长乐坪镇居民,经营着一家酒坊。在对曾凡喜进行严肃批评和教育后,4月8日一早,18名路政工作人员将这批白酒转运至曾的仓库。
昨日,伍义平向记者介绍,高浓度的白酒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一旦大量挥发,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事后,考虑到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在其违法行为被发现后认错态度良好,积极配合,并在第一时间及时清除,没有造成事实上的法律后果,大队责成其恢复避难洞室原貌,公开检讨承认错误,相关后续处理尚在进行中。
路政部门表示,北风垭隧道是通往鄂西恩施来凤宣恩等地的咽喉要道,隧道长2980米,隧洞内建有多处临时停车点,每隔一定距离建有避难洞室,作为泥石流等突发状况下的隧道内人员避难场所。路政部门提醒,请自觉维护道路安全,切莫私自破坏配套设施。
有人听说此事后花十万元买走了一批酒
——记者对话白酒主人曾凡喜
4月9日晚,记者联系上了44岁的曾凡喜,他第一句话就是,“都怪自己法律意识不足,我应该检讨。”
记者:当时怎么会把这么多白酒私藏在避难洞里?
曾凡喜:我2000年开始经营酒坊,2009年,在主管部门指导下,酒坊提档升级,产量上来了,但当时市场行情不好,存放还成了问题。当年4月的一天,我和雇工拖着满车白酒经过北风垭隧道,无意间发现了隧道里的避难洞。下车一看,洞室面积非常大,临时决定将1万多斤白酒存放进去,临走时还将洞室门锁上了。准备将来女儿出嫁时,拿出来卖了给她做嫁妆,当年女儿12岁,还在读小学,如今她都上大学了。
记者:放了这么多年,你没来看过?
曾凡喜:我上的锁很大,不好打开,隧道里也没有照明,偶尔路过,也观察过洞室的情况,这些年一直没人发现。这些酒都是苞谷酒,如今歪打误撞,成了窖藏酒,现在估价在100万元以上了,4月8日那天,就有人听说此事后,过来买走了10万元的酒。
记者:这批酒现在是怎么处理的?
曾凡喜:4月8日上午,这批酒已经安全转运到仓库了。没想到当初的临时起意,却成了安全隐患。通过这件事,我最大的教训就是无论什么行为都要合法合规,我诚恳地接受路政部门的批评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