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热线
  新闻
专题
资讯
要闻
  房产
二手
楼盘
装修
  旅游
线路
景区
游记
  健康
两性
时尚
数码
 交易市场
 三峡特产
三峡论坛
便民电话
半山云庭
   新闻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资讯  |  专题报道

宜昌开展生态治理“宜昌试验”观察之四

来源:[ 三峡宜昌网 三峡日报]   2017-05-11 09:33:47 作者:   选择字号:大

求雨台公园附近的绿色山体。记者黄翔摄

  把城市建设中丢失的绿色抢回来。

  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屏障,“山”的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市“两会”上,城区山体生态修复被列为人大“唯一议案”。随后,我市积极推进山体生态修复项目试点,修复城区绿地山体“疤痕”。

  生态复“绿”山体回归自然本真

  宜昌,七分山一分水两分田。

  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体植被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营造自然、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随着城市骨架不断拓展和建设,建设开发对山体造成了严重破坏:山体开挖导致部分山体形成垂直陡坎和高切坡,造成山体植被被破坏、通达性较差;部分山体采用混凝土护坡,十分粗糙,破坏了整体景观效果;更有部分山体被开垦成菜地,黄土裸露,水土流失。

  一块块裸露的山体,就像是城市发展中的伤疤,亟待“愈合”。

  怎样才能留住山体的“绿色”?今年3月,市园林局在城乡路合益路山体、唐家湾山体试点,开展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的最大好处就是注重自然,体现本土化元素。”市园林局绿化科工作人员罗常青说,在树种选择上也会优先选择当地苗圃,用乡土树种营造山体绿化景观。为满足市民亲近自然的需求,我市还将在试点山体修建休闲步道和观光平台等。

  初尝初试,谈何容易?修复山体只能依靠小路上山,依靠人力运输建材,效率低下,成本昂贵。为化解难题,两处“试点”修复现场,都从十堰请来了骡马运输队,利用骡马载重大,善于爬山的习性,参与山体修复。

  “我们公司监理的外项目不少,但类似山体修复的工程,这还是第一次遇见。”宜昌宏业工程项目管理公司项目总监刘德贵说。

  经过两个多月的赶工,目前试点山体边坡已挂网完毕,等待喷播混合着植物种子的土浆覆盖。“项目完成场地平整后,我们将加速路基铺设及乔木种植,预计今年6月底就可以完工。”

  开门见“绿”市民共享“绿色福利”

  5月9日上午,记者沿点军区江南大道一路前行,大片大片的绿色迎面而来,空气也变得更加清新。

  磨基山是宜昌城区的重要地标,为了让市民感受山水之美,我市从2013年11月开始,正式对磨基山公园进行改造。

  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好磨基山山体,我市坚持拆迁复绿,投资1亿元、征迁房屋58栋土地560亩,全部还建为公共绿地。

  2015年8月,宜昌城建控股集团开工建设磨基山麓的江南大道,同时投资1800万元,沿线种植草皮15万平方米,苗木约3000棵、边坡喷播4.8万平方米。目前,磨基山公园东部山谷景区已建成开放,西部景区正在加紧建设当中。

  “2017年,磨基山公园将再度升级,不仅将开建生态停车场、改造山顶公园,新修建的慢行系统也将于本月与市民见面。”磨基山公园管理处主任马明华说。

  在城市建设中,宜昌严守“少挖山、慎砍树、禁填水”的底线。2014年,宜昌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区山体及水域保护的决定》,在全省开创性地以立法形式保护公共绿地,并先后4次做出决定,将34块公园绿地、8处山体及2处水域纳入永久性保护,总面积达2598公顷。

  市园林局副局长李羡军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城区累计实施园林景观项目27个,完成投资52.7亿元,定植绿化大苗近15万株,新增公园绿地面积280万平方米。

  最新数据显示,宜昌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41.4%、绿地率37.01%,市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人在城中、城在林中”城市景观效果开始显现。此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在全省市州中位列第一。

  推窗见景,开门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宜昌市民共享的“绿色福利”。

  立法护“绿”守住源头青山常在

  山体复绿、修复生态,仅是山体绿化的第一步。如何从源头防止边修复、边破坏,才是衡量山体绿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去年12月起,宜昌就开始着手山体修复工作。市政府组织召开研究宜昌城区保留山体绿化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专题会议,决定将保留山体按照生态建设要求,统一规划建设,以植被恢复为主,兼顾市民休憩功能。

  今年1月1日,宜昌第一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宜昌市城区重点绿地保护条例》开始实施,将已有的制度措施上升到地方性法规的层面,为重点绿地保护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市园林局也启动了重点保护绿地的建档、公示等工作,将现有的重点绿地护起来,然后按计划开展破损山体的修复,从源头上防止边修复、边破坏的情况发生。

  为探索山体的长期管护机制。市园林局还遵循“建成一批,验收一批”的原则,将修复建设完成的山体纳入保护范围,游园类山体纳入城市公园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化管养。

  据悉,我市相关部门仍在进一步研究城区山体修复有关事项。

  记者 田东明 见习记者 邓明明 通讯员 李华、罗常青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2 www.sanxia.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三峡宜昌热线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11189号-2
免责声明:三峡宜昌热线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
热线客服E-mail: webmaster*sanxia.net   三论客服E-mail: bbs*sanxia.net (发邮件*号请改成@)
关于我们 - 隐私权保护 - 信息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