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敏 汪蕾 实习生汪子璇
人物档案(一)
姓名:张水茵
高考成绩:600分
报考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报考专业:会计
父亲残疾几次手术,母亲患病去年去世,她白内障留下后遗症……毕业于宜昌市一中的张水茵从一出生就多灾多难。
她通过勤奋努力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喜欢历史,但高考后却不敢报这个专业,害怕未来不好找工作,可她不想放弃大学,那是他们一家人的希望。
从出生起没过过一天好日子
7月13日,记者来到东山大道437号张水茵的家。她一头短发,身穿T恤长裤,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朴素、干练,羞涩中又有几分成熟。
环顾她家四周,仅有几张简单陈旧的桌子。说起这个家,张水茵和奶奶几度泣不成声。“这家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想想我心口就疼,对不住这俩孩子啊。”张奶奶说,张水茵的爸爸十九岁那年大骨坏死做手术,捡回一条命却成了残疾。去年旧病复发,依然强忍疼痛打工养家糊口。六年前张水茵的母亲查出脑瘤,去年撒手人寰。让奶奶欣慰的是,两个孙女都很争气,大孙女马上读大三,自己打工挣生活费;小孙女从小到大成绩优异。
偶尔嘴馋买根冰棍都会自责
张水茵说,父亲很坚强,困难都一个人扛,他时常教导她们要乐观面对人生,她们深受影响。
从小到大,张水茵几乎没有买过新衣服,也没去过游乐场和少年宫。小时候嘴馋,路过楼下商店,她忍不住探头张望,姐姐就会赶紧抱住她,用身体挡住她的视线,然后告诉她:“快上学去,要迟到了。”
张水茵告诉记者,除了偶尔买文具,她基本上不怎么用钱,偶尔嘴馋了买根冰棍都会自责。
勤奋刻苦边啃面包边学习
“这孩子懂事、刻苦。”采访中,奶奶一个劲儿地夸着张水茵。
张水茵告诉记者,她上学时丝毫不敢懈怠,读初中时作业多,困了眯会,醒了继续做题。高中时她争分夺秒,吃饭最多花15分钟,她怕晚饭排队耽误时间,大多时候边啃面包边学习。
她练得一手好字,就像字帖一样。写字时她头低的很低,因为她六岁时患白内障做了手术留下后遗症,没钱继续治疗。现在如果蒙着右眼,左眼能模糊地看到东西,但是同时睁开眼,左眼完全看不见,这成了她和家人的一块心病。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张水茵在屋里关了几天。她说,这次考试失利,要是正常发挥可以上武汉大学。最遗憾的是,她从小对历史感兴趣,但身边的人告诉她,学历史读完大学若不继续深造很难就业,想着家里的现状,她最终决定读会计专业,这样能尽早就业,帮助家里减轻负担。
如果您愿意帮助她,请伸出援手,您的举手之劳,将改变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命运。欢迎广大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帮寒门学子圆梦大学。爱心热线:15871616718。

张水茵练的一手好字,写出来就跟字帖一样。 本报记者朱敏 摄
人物档案(二)
姓名:石雪梅
高考成绩:511分(理科)
报考院校:武汉科技大学
报考专业:护理专业
今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夷陵中学毕业的石雪梅,填报了武汉科技大学和湖北中医药大学,但专业无一例外都选择了“护理专业”。她说,要报答父亲对她的养育之恩,好好学医,照顾患有肝癌的父亲。
7月14日,本报记者、团市委工作人员和爱心达人“微爱宜昌”,乘坐长安爱心采访车两个多小时,抵达点军区最偏远的土城乡望洲坪村,走访了石雪梅一家。
石雪梅和大多数贫困家庭的孩子一样,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从小就懂得了“自己要比别人更努力”的道理。从土城中学毕业后考入夷陵中学,省吃俭用,认真读完三年高中,虽然今年的高考成绩不算太理想,但即将走入大学校园的她,也成了全家唯一的希望。
石雪梅的妈妈刘晓燕告诉记者,住在大山深处,家里的几亩玉米、土豆田,根本养活不了一家四口,为了供女儿读书,她和丈夫到城区打工,年迈的爷爷在家里种田。
“孩子她爸很早就得了肝硬化,但为了攒学费,就靠吃药维持,医院都很少去”,说起这些,刘晓燕忍不住哭了起来。正是因为这么多年来一直拖着,石雪梅父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如今已转成了肝癌。医生反复建议住院治疗,但一想到高昂的医药费,夫妻俩默默走出了医院。
石雪梅的妈妈在葛洲坝中学的食堂打工,爸爸从事不锈钢安装,每月除了水电费的十几元开销和交通费外,吃的菜都是每周回家带,只为少花钱多攒钱。
提起父亲,石雪梅满满的愧疚,她哭着告诉记者,“我读初中时父亲就生病了,但全家人一直瞒着我,怕影响我学习,读高中后我才知道,我当时很难过”。石雪梅说,父亲常常痛的汗珠直往下滴,她很心疼,劝父亲回家休息,但父亲说,要打工赚钱让女儿顺利走入大学。
采访中,“微爱宜昌”在他的爱心公益群里也第一时间发布了走访情况,引发多位网友关注,“微爱宜昌”和“大爱宜昌”各给石雪梅捐款100元。
如果您想帮帮这家人,让石雪梅的学费尽快筹齐,请致电本报捐款热线:18907200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