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义超 黄强 通讯员黄玉莲
8月19日,家住葛洲坝的盲人马先生外出时,在楼道绊倒摔骨折,家人看到,在其摔倒的地方,横放着一辆共享单车,几乎堵住了楼梯口。
目前,马先生已花了2万多元医药费,谁来为此事负责,却成了一个难题。
盲人下楼摔骨折 倒地处有辆单车
8月29日,记者联系上马先生时,他正在家养伤,准备择日进行二次锁骨手术,提起摔倒经过,仍是气愤不已。
马先生是盲人,据他介绍,8月19日上午11时许,他出门走下楼梯,行至居民楼楼梯口时被绊倒在地,感觉右肩十分痛疼,爬起来回了家,妹妹见他的右肩膀无法动弹,赶紧将他送往医院。
马先生的妹妹马女士说,经过楼梯口时,她看到一辆共享单车横着停放在楼梯口,几乎将本就不宽敞的楼梯口堵住了,“哥哥说,他清晰的记得是被单车绊倒的,整个人当时压在了单车上。我还让儿子对现场拍照取证,并当场拨打了该品牌共享单车公司的电话,对方建议报警备查。”
经医院诊断,马先生的右肩部锁骨骨折,目前已花了2万多元医药费。
谁来为此事负责 维权取证成难题
辖区派出所处警民警告诉记者,马女士替哥哥报警的时间,与事发时间有一定的间隔。接警后,民警抵达现场拍照取证,确实有一辆共享单车在马先生摔倒的位置,但由于不是事发第一时间和第一证据,警方掌握的情况也只能作为间接证据。
湖北七君律师事务所律师熊灿辉介绍,在该事件中,马先生首先要收集并保留相关证据,通过小区监控查找到该共享单车的停放人,或者要求共享单车运营商提供该共享单车事发前的最后一位使用者。进而证明,系该使用者的不当停放导致马先生摔伤,该共享单车使用人应承担赔偿责任。不过,该证明过程将十分困难,例如,最后一位使用者可能将车停放在规定区域,可能有第三人将车挪动等等,这些情况的取证并不容易。单车公司对车辆有管理义务,在该事件中,公司是否也有责任,要取决于对该车是否尽到管理职责。例如,该车乱停已有数天,公司设备已检测到车辆异常,却未及时巡查搬离。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证据固定。
随后,记者与该品牌共享单车宜昌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尚未接到该情况的汇报,会及时跟进了解。
用完车别随意停 文明请从我做起
某品牌共享单车宜昌片区负责人张经理告诉记者,该公司在宜昌的运维人员已有100多人,但仍有些捉襟见肘,市民应尽量将车停放在停车区,若未能找到停车区,应寻找安全、空旷、方便他人的地方停放,切不可随手将车停放在公共绿地、盲道、机动车道、小区进出口(小区内)、消防通道等位置。
记者从市城管委道路停车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全市商圈、社区、主干道及周边,已划出390余个共享单车停放区域。这些专用区域大多宽2米、长15米左右,基本上能满足大多数单车停放,然而,仍有使用者乱停乱放。
一名参与管理的人员介绍,有人用完单车后,将车停在距停放区仅1米的位置,有的甚至已半个车位进入停放区,就是不愿往前多挪一步。每天,参与管理的人员要搬运5、600辆乱停的单车进入指定停放区。
城管部门划定停车区,只是有效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的措施之一。今年4月共享单车进宜昌以来,城管等多部门开始对市民使用车辆后的规范停放行为进行劝导,城管队员及志愿者都参与其中。城管部门开展现场会10余次,集体约谈共享单车企业5次,每次发现有相关企业的单车出现不规范行为后,城管部门还会通过微信、QQ等方式及时告知对方,并进行跟踪督办。
“截至8月底,已暂扣300多辆乱停乱放的单车。”一名城管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单车有的停在盲道上,有的停在机动车道甚至消防通道。暂扣车辆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有效地督促相关企业规范管理。共享单车环保便民,一旦缺乏管理,反而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正是基于共享、共建、共管的理念,城管部门将积极与这些企业保持沟通,共同促进停车规范。同时,也呼吁更多的市民加入到单车管理之中,从自身做起,让方便大家出行的单车能更好更规范地停放。 |